三牛网站 > 历史军事 > 大秦进化史 > 最顽劣的君主

最顽劣的君主(1 / 1)

这娃怎么样呢?他的君位是他妈哭来的,相当于赵盾可怜他母子。即位根子有点软,再加上赵盾太强大,还得依靠赵盾,又不能直接化解,这些叠加起来,就是后来这娃有点跑偏。

拿弹弓射路人,看着路人惊散,哈哈大笑。厨师蒸熊掌没蒸熟,把厨师给杀了,抬着过朝堂。

这些都有点叛逆的影子,心里较着股劲,我是有力量的人,我能杀伐,一直在证明这个。

后来臣子劝谏,

“我知道错了,我要改正”,他的确是知道是错,但为的是抗争,赵盾提供的环境。

他即位得益于赵盾的恩惠,这个是诱因,这个结不解,很难更正。后来赵盾也去劝,晋灵公就有点害怕,派了个大力士去杀赵盾。

这大力士名字难念,很少见的字,就不说了,说了也记不住,有兴趣的可以去查下。

这大力士进赵盾家,看着赵盾家里很简朴,赵盾穿着礼服,准备上朝,时间早,在那打瞌睡,就被感动。

“真是人民好公仆啊,这时候还不忘尊敬国君。”

“等等,大力士,赵盾,穿朝服打盹,和尊敬国君有半毛钱关系?”,

“他权倾朝野,殚精竭虑处理政务,很辛苦,但担心迟到,就早早的起来。迟到不就是不尊敬君主吗?”后来这大力士想,杀人民的好公仆,不忠,不杀是失信于国君,就撞死在了赵盾院子里的槐树上。

这大力士,可真是明大义。后来越玩越出格了,请赵盾赴鸿门宴,准备干掉赵盾。

结果赵盾周围的人知道,就和赵盾进了三杯酒,准备赶紧撤。晋灵公鸿门宴的人手未到,一看要撤就急了,急匆匆放狗来咬,真是要杀之而后快。

晋灵公的人手为什么不及时?这么大的事,睡过头了?那位大力士撞死就是缘由,谁也不愿意干这事,杀百姓靠山。

所以晋灵公聚集不起人来杀赵盾。后来就直接,明刀明枪的来。直接去杀,估计去的人也不是全力以赴,赵盾一看,晋不能待了,逃亡到了秦国。

秦晋联盟破裂,赵盾都抗秦了,怎么又逃秦去了?他在往回走,虽说他已经选择抗秦,但没想到晋灵公是这么个玩意。

晋灵公即位后,和秦互相攻伐,互有胜负。第六年,秦攻晋,晋灵公大怒,记着啊,是大怒。

命令赵盾赵穿等反击,打败了秦,一次不小的胜仗。第七年,晋国的六卿担心随会在秦国受到任用,会对晋国不利,于是让魏寿馀用苦肉计,把随会赚回晋国。

为什么担心随会?叛逃事件,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是家常便饭,继承人流亡,都一堆一堆的。

而且去年刚打了胜仗啊,问题就出在这次胜战上。晋国担心随会会像由余被用来对付犬戎一样,被秦用来对付晋,说来也巧,随会的祖父士蒍,就是替晋献公出谋划策,灭公族的人,搞的晋鬼哭狼嚎。

刚打大胜仗,怕什么?晋襄公两败孟视明,又组织了一次多国部队攻秦示威,再后来被秦破釜沉舟,打的晋无招架之力,在晋国的土地上肆意驰骋,如入无人之境。

晋被打蔫了,小胜还好,大胜就紧张,而且秦在晋遭遇灾荒时,救过晋。

在晋国人民的心中,秦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伟岸,而且还有反面教材,晋惠公趁秦闹饥荒攻秦。

晋灵公大怒,当时十三四岁,怎么样,是棵好苗吧。但对秦的复杂情愫,已经扎根在晋国民众心中太深,估计从此以后,要打秦,群臣的阻力会很大,而且晋灵公也开始受到制寸。

因为志不得彰,很可能是晋灵公就此开始消沉,变的越来越残暴的原因。

以前的呢?小孩子,难免淘气,难免叛逆,引导是否得当是关键。赵盾这群自以为是的老顽固,老匹夫,自以为为国家,为人民,行辅国之名,坑国家之实。

很可能在那次大胜后,起阻拦作用的首要人物,就是赵盾,碍着晋灵公施展,所以晋灵公越来越想除之而后快。

赵盾何许人也,决定要立晋灵公,提刀立马奔沙场。抗秦,眼睛都不眨一下。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君主权利扩张,晋灵公败秦,号召力、威望,噌噌噌往上升。

当时晋世卿世禄力量强大,想立谁立谁,这个阶级,不可能允许国君的功劳太过于闪耀,很多幼立的明君亲政后,都要开始逐渐处理功臣派,老臣派。

两朝遗老,放个屁,先主怎么怎么地,你不照做,不孝大帽一扣,保准你老实,除非你能证明你比你爹厉害,这得看个人造化,别证明没到,就身先死。

秦穆公忧他儿,忧他弟,忧他全家,直接让功臣派老臣派殉葬。你咋骂人呢?

他的确是忧他全家。过了没几天,赵盾的兄弟杀了晋灵公,迎回赵盾。

这些乱是谁造成的呢?赵盾,既然已经做的干脆,亲自领兵拒秦送继承人了,那就一心一意辅佐这娃。

别人的娃,不好说,再说他是君主。你替晋做了选择,就应该逢山劈山,遇水搭桥,朝着抗秦坚定走,孩子小,教导他也是职责之一。

不好插手?那就想法权倾朝野,

“一手遮天”,然后就一心一意

“随心所欲”的教导。选择了,又不专心致志的教导,在抗秦和亲秦上,左右摇摆,妇人之仁,郑庄公的翻版。

晋是周室后裔,地位高,有号召力。秦兵强马壮,后起之秀。但两边的终极目的,却大相径庭。

秦要通过晋称霸,晋要秦尊自己为霸,这才是秦晋,一直没能真正走在一起的原因。

后来晋灵公死的前一年,秦康公死,死后他儿子即位。秦康公的母亲是晋公主,不仅仅是血缘近,而且秦康公有了中原文明的一些特质,思维方式,和处理事务的手法,生活习惯,相对于养马出生的蛮夷秦,都有了一点变化。

是进入中原文明最佳的时期,两边都错过。秦国没能融入中原,没能称上霸,这条路走不通,然后就消沉。

等以后能称霸的时候,因为即便是霸秦也不参与,大家也都不想霸了,就秦还再惦记着霸。

随着秦的日益强盛,奢靡之风也渐生,为了观景,建观景台,建了三年,民怨沸腾。

另一个就是差点被楚声东击西,秦在西,楚在南,齐在东。楚国对秦说

“我要打齐国”,其实想声东击西,打秦国,也幸好,秦康公还不算昏庸,在秦的东边,布置了兵力,做了防范,楚才没偷袭成。

秦康公死,他儿子秦共公即位。秦共公刚即位一年,晋灵公死,晋成公即位。

晋成公是晋襄公的弟弟,晋灵公的老叔。叫公子黑臀,汉字大家都认识吧,嘿嘿。

公子雍也是晋襄公的弟弟,为什么喜欢立弟呢?跟秦学的,能减少内乱。

晋成公有点意思,在哪做人质呢?东周。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周的怀抱。

秦共公刚即位,是打晋,报晋打秦的盟国崇国之仇。以前觉得秦乃虎狼之师,和犬戎干,把犬戎干的落花流水,一定非凡。

还有周幽王那时,周室衰落,犬戎直接打到都城,杀了周幽王。周幽王死后的一段时间,秦打犬戎,打的一枝独秀。

实际上从这时起,想把它拉进来,拉进中原文明,拉进周室的大怀抱。

[,!]...

最新小说: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公主万福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霓裳铁衣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催昭嫁 三国美色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我的女友是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