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也许是属下多虑了吧。”王商心中轻叹一声,表面上却丝毫不显露神情道。
他跟了刘璋这么长的时间,对刘璋的性情也是摸得很清楚,就算有点证据刘璋很可能都不会把许靖怎么样,更不用说现在只是他的评价。
刘璋虽然信任他,但是涉及到许靖这样的名士也会犹豫不决。
王商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纠结,只是开口进言道:“将军,许文休是什么样的人咱们暂且不论,不过这个月旦评之事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最好是能够全部掌握在手中。”
月旦评,由许劭、许靖两兄弟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褒贬的一项活动,常在每月初一发表,故称“月旦评“。
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因而闻名遐迩,盛极一时。
只不过伴随着许氏两兄弟的分裂导致月旦评渐渐消失,如今刘焉再次支持许靖进行月旦评,主要还是为了发觉益州的人才。
所谓野老有遗贤,刘焉虽然执掌益州已经有数年的时间,但是暗地里益州的不少文人还是对他不太认可,他也想借月旦评的机会增强在益州士族中的影响力。
“月旦评乃是家父交代文休先生之事,我们能插的进去手吗?”刘璋闻言有些犹豫道。
要他和刘瑁、刘泽两人争斗作对他一点顾虑都没有,可是要让他跟刘焉这位父亲唱反调,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发憷的。
王商看出刘璋心中的犹豫,笑着解释道:“将军放心,以我之见,这件事君朗公恐怕不会插手的。”
“哦?文表此言何意?”
刘璋闻言脸上露出意动之色,只要不是和刘焉作对他还是很有兴趣掺和上一脚的。
王商笑着解释道:“启禀将军,文休先生初来绵竹城,他的名望虽然不小,但是益州声望比他高的名士大儒也不是没有,君朗公这么做不过是摆个姿态而已,不然也不会不给文休先生一个具体的职位。”
益州远离战乱,不少从中原来的士民都因避难迁移到了这里,因此有声望有才能的名士大儒也有不少。
“况且文休先生现在也算是您的人了,于公于私咱们都应该帮上一把,我想就算插手君朗公也不好讲什么。”
王商侃侃而谈道:“在下以为若是您不插手,那两位势必也会想法设法安插自己的人。”
“恩,文表你说的不错,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刘璋闻言思索片刻后点头同意道。
王商说的对,就算他不插手也难保刘瑁、刘泽两个人不会动什么歪心思。
到他这个地位,如今不能够防范于未然,那等待他的将会是无情的打击。
“诺。”王商躬身应诺,心中不断的盘算中怎么操作这件事情。
伴随着许靖再建月旦评消息的传出,原本就暗流不断的绵竹城再次掀起波澜。
而在这种情况下,两辆不起眼的马车却缓缓驶出绵竹城。
“子彦,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此去巴郡路途遥远又有蛮族作乱,子彦你要多多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刘泽一掀马车车帘走下来抱拳道。
郑度微微侧身,而后揖礼道:“多谢将军关心,巴郡有严颜将军在,想必很快就能够平定叛乱。倒是将军,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还请将军多加小心。”
离去的两人正是刘泽和郑度,他们两人这一离去,整个绵竹城中刘泽一系的势力将完全不成气候。
这也是根基浅薄造成的恶果,不过好在刘泽已经和刘瑁达成了秘密协议,不在的时候不用担心刘璋一家独大。
“我会注意的。你此去巴郡注意和严颜将军打好关系,严家在巴郡中的声望极高,有他的支持子彦你的处境会好不少。”刘泽开口告诫道。
他和严颜并不是很熟,就算是之前派张松接触也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恢复。
就算是如此,刘泽也知道严家在巴郡中的地位。
严家本来就是巴郡的地头蛇,再加上巴郡的军政大权皆系于严颜一人之手,所述巴郡的土皇帝也不为过。
不过严颜素来以忠义著称,刘焉对他也还算信任,这种情况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持续吸取。
此番郑度要去巴郡任郡丞,要想做出点成绩,绝对离不开严颜的支持。
“是,属下明白。”郑度点点头赞同道,显然他也明白严颜在巴郡之中的威望。
刘泽心中稍定,只要郑度有这个认识就行,他接着开口道:“我已经派人从张世安送来的马匹中挑选出几匹好马准备送到巴郡中,到时候怎么处理就看你的能力了。”
“多谢将军,有几匹宝马在,属下一定能在巴郡站稳脚跟。”郑度闻言大喜。
所谓宝马配英雄,作为武将就没有不喜欢马的。只是川蜀之地素来缺马,不少武将的马都有些不尽如人意,有刘泽为他准备的几匹好马,打动严颜这样的武将他心中就有把握多了。
刘泽点点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做言语,他已经能做的都为郑度准备好了,要是还不能打开局面只能说郑度能力不行。
他回头看了一眼高耸的绵竹城,不禁轻叹一声道:“唉,再次会绵竹不知道又将是什么样的情形。”
目前他在官场上还不具备与刘璋、刘瑁争斗的实力,这么快就再次远离政治中心前往锦官城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郑度见刘泽心情有些低落,出言开解道:“将军不必介怀,您虽然远离绵竹,但是这也解开您的束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所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此去锦官城若是顺利,何愁大事不成。”
刘泽闻言心情好了不少,原本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吗,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万丈豪情。
“多谢子彦劝解,你我就此别过吧。”刘泽抱拳告别,而后转身走上马车。
郑度微微揖礼恭送,两人就此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