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前世是一直在乡下由爷爷养大的,所以,对东北过年的习俗这一块还是比较了解的,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六岁之前他也是随大流的,之后,他总是在想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么怎么也得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吧。
所以,每年到了腊八,他都会煮腊八粥,然后,再慢慢的把他呆过的那个世界里的习俗带到这个世界里来,尽管他影响到的只能是自己的家人,他也还是要这样做。今年,他也同样如此,并且他还准备由自家影响到整个余家镇上的村民。
第二天正好是二十七,习俗是杀猪宰鸡,可余家镇除了李家外,别的人家还真就找不出一头猪和一只鸡来,不过,这也没关系,因为李穆在昨天晚上分鱼的时候,就说了今天上午每家每户派一个人还得到食堂来,每家每户分二斤猪肉、兔肉干和鸡肉干各一只,当然了,这东西不是白送的,开春了得帮李家干活。
吃过晚饭后,李穆就领着大姐和妹妹三个人把买回来的红纸都裁了,分别写了: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之类的等等吉庆词语,大大小小的正方形红纸上再写“福”字,这春联就是齐活了。
李穆觉得没有人家贴春联也可能是由于老百姓识字的不多,算是贴上了也不认得,也就没有人家再贴这个春联了,但是,李穆认为过年了,贴上春联看着就喜庆,一年中农民也就是过年这个节算是能安稳的休息休息,这个世界可不像他前世那样,猫冬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因为有化肥和各种农药,。
在这个世界里农民是很辛苦的,几乎常年都在辛勤的劳作,沤粪、翻地、锄地等这是播种之前需要准备的工作,播种之后,还有锄草之类的活计,秋收了还得把庄稼割下来,暻晒、脱粒等一直到把庄稼收进粮仓里,到了交税时,还得把粮食运去,这期间又得是平整田地、翻地,种下冬小麦。
一大清早,李穆就领着李婉姝和李婉瑶兄妹三人到了食堂,在食堂的院门上和各个屋门上都贴上了春联,李穆为了推扩他的民间习俗,也真是拼了,在每家领肉的时候,还给了三幅春联。
其实,村民在进来的时候自然也看见了食堂门上贴着的春联,都不用李穆多费口舌,大家伙儿就觉得贴上这个看着就喜庆,这个年也算是个丰年了,有鱼有肉有粮吃,这在遭了兵祸之后,还能这样就不错了。
话说在食堂里吃过饺子之后,无论是外形还是味道,大家伙儿都觉得不错,外形像金元宝,过年吃这个也算是讨个好的口彩,大家伙儿当然希望来年的年景更好。
以前大家伙儿都怕过年,小孩眼巴巴地等着吃点好东西,能穿上新衣裳,可债主们偏偏这个时候上门来堵门讨债,那滋味真难受啊,但自从有了李家帮忙之后,这种情况大有改观,家家都有了点余粮,虽然不多,但至少还没发生饿死人的情况。
分完了肉,老爹就和大舅爷老舅爷在一旁边聊天,说的自然也是李家怎么怎么过年,不一会儿,镇上几个长者也围了过来,等听说二十八这天得把面发上,二十九是蒸馒头,三十得守夜,后半夜还得吃饺子。
在旁边的听的人就想李家能现在这么富足,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你看看人家李家这过年的做法,发、争气、元宝,从二十三小年夜开始一直到大年夜,每天都在讨口彩,人家李家这样做能不发家吗?
得了,咱们也跟着做吧,就这样,到了二十八这天,家家户户就开发面,当然了,也不是家家都能蒸白面馒头的,不过,这也难倒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把黍米磨成面粉,再掺上少量的白面,或者再加入少量的大黄米面,做成三合面的馒头,闻着也挺香的。
不过,发面、蒸馒头,剁内馅、包冻饺子,忙乎完这些,还不能马上就吃,得雪藏着,等到大年夜这天才能拿出来吃,害得家家户户的小娃娃们天天念叨着:“这咋还不过新年呢!”
这种气氛感染了余家镇上的家家户户,在期盼和酝酿中,终于等来了旧年的年三十,一大早起来,余家镇的家家户户把红灯笼挂了起来,院门和屋门都贴上春联,好一阵忙活。
李家的院门上也贴上了春联,上联是:和顺一门有百福,下联为: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万象更新,这也算是李穆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家里人能平平安安。
余承安一早上就跑过来通知余乐菱:“二姨奶,我爷爷说今年让您和我大姨奶他们都去我家过年。”
余乐菱也不客气,吩咐让李穆拿着家里烀好的猪肉和熏鸡熏兔,李远征抱了两坛自家酿的果酒,李婉姝和李婉瑶帮着苏慧娘抱着三个弟弟,她和自家老头子由桃红和马余氏搀扶着一起去了余家,既然人家在大过年的这天来招呼去家里吃年夜饭,那就是诚心实意的。
进门一瞧,嗬,这人还不老少,余乐明和余赵氏,大儿子余占元、儿媳妇余张氏,孙子:承安和承弼,二儿子余占果,一直未娶,这次听说初二也相看人家了。
余乐清和余何氏过年的这时候也在一起过,大儿子和儿媳:余占魁、大徐氏,孙子:承德和承恩,二儿子和儿媳:余占元和小徐氏,孙子:承福和承平;女儿和女婿:余占丽和苗俊,孙女:余水莲和余青莲。
李远征领着儿女先给舅舅和舅母拜年,然后再拿出几个荷包分别给大舅和老舅的孙子和孙女压岁钱:“过年了,表叔给你们的压岁钱。”
“远征,你这是太见外了,早知道这样,就不叫你来了。”大舅爷为了过年穿了件新做的衣裳,看着精神了不少。
李远征道:“过年了嘛,小孩子兜里能有银子压兜,预示着新的一年家里面也能有钱。”
饭菜早已经准备好了,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一桌,小孩子们又一桌,男人们喝烧刀子,女人们喝果酒,小孩子们光吃饭菜。一年到头,也就这几天能吃到点好东西,所以,娃娃们都甩开腮帮子可劲儿造,吃得一个比一个香。
就连桃红这个食量小的也被带动起来,跟着他们一块抢,紧着往嘴里倒腾,吃得热火朝天,她比平时多吃了不少。
吃完饭,又喝了会儿茶,李家人就回家了,到家后就开始和面剁肉馅,准备包饺子,这饺子也有讲究:半夜吃一顿,为辞旧岁;初一早上再吃一顿,是迎新年。初一早上这顿饺子得提前包出来,所以,这面和馅都得多弄一些出来。
好在李穆在部队那几年锻炼出来了,做饭做菜还算有一手,包饺子这活自不在话下,和面、剁肉、拌馅,擀皮、包饺子,可谓是样样精通。
再加上大姐李婉姝和妹妹李婉瑶也跟着忙活,这饺子自然也就包得很快,李婉瑶拿出来几枚铜钱出来,用水洗干净之后,“石头哥,把这个包在饺子里,看看谁能吃到,谁吃了谁就有福。”
李穆在小的时候也玩过这样的把戏,虽然一次也没吃到过,但听妹妹这么一说,也觉得挺乐呵的,顺手就把铜钱包进了饺子里面去。
李穆三兄妹刚包完饺子,就陆陆续续的有小娃娃到李家来了,姑娘小子都有,有的穿着新衣裳,有的衣裳虽旧,但也很整洁,一个个人模狗样的,比平时精神不少。
余大壮一进门就冲李远征喊道:“李叔,给你拜年了。”说完了,砰砰砰,给老爹磕了仨个响头。
李婉瑶看到这种情况抿着嘴偷乐,李远征被这阵势给弄蒙了,老爹他从小到这么大,还真没人给他磕过头,看到余大壮期盼的眼神,他总算是及时醒悟,连忙从荷包里掏出十几枚铜钱:“臭小子,拜年说两句吉祥话就行了,不用磕头,照样给你压岁钱。”
余大壮乐呵把钱接过去,小心翼翼的装了自己的荷包里,“婉瑶妹妹告诉我,李叔你家里磕头才给压岁钱的。”
李远征瞪了一眼自家女儿,余大壮身后那些个小娃娃又上来磕头拜年,一口一个李叔,叫得老爹只好往外一个劲儿的掏钱,一人十几枚铜钱,等把这些小娃娃们打发完了,一吊铜钱就这样没了。
李远征逗弄自己的儿女道:“你们不去各家拜年,挣点压岁钱回来。”
“才不要呢。”李家三兄妹异口同声否决道。
李穆端上来一个大木盆子,里面是化好的冻梨啥的,小娃娃们立刻又围了过来了,一人拿起来一个就开啃,李婉姝和李婉瑶也把炒好的向日葵和花生拿了出来,这两样是李穆在家里的后园子种的,本来就是为了给大姐和妹妹当零嘴用的,这时,正好拿来招待这群小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