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九黎别册,就是一本记载了上古九黎族斗战之法的珍贵古籍,乃是九黎族人代代相传的秘宝,据说现在被分散成二百多卷残章,分散在天下各地,你想找怕是不容易啊。”凌皓忽然站出来说道。
“不错,对这种失落的秘典还能了解得如此透彻,不愧是能够编著《礼记》的挂名学士。”山长大人这时候又抛出了一个炸弹。
“挂名……学士?!”众人一阵大惊。
“之前忘了告诉你们,山长大人赏识小子的文才,才给了小子这么一个挂名的职位。”凌皓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学士一称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的记载,最早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
魏晋以后,学士是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
民间习惯上称有文采的人为“学士”,最著名的是苏东坡“苏学士”。另外,学士和大学士差距很大,学士大多是舞文弄墨的小官,可大学士的地位就非同一般。
唐、宋时,“学士”前加“大”的都是宰辅重臣。到了清代,大学士成为文臣的最高职位,官至正一品。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袁可立)盖先朝之宝臣,而亦后来学士大夫出处之榜样也。”
本来,学士一开始是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官名和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泛称。魏晋以后,学士正式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员称呼。
唐代,学士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甚至可以参预朝政。
其中翰林学士之首,是皇帝亲信顾问和秘书官,又称“内相”。到了宋代,授了“翰林学士”者,就有当宰相的希望。清代大学士地位为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
北齐置文林馆学士,北周置麟趾殿学士,皆掌著述。南朝梁有抄撰学士,隋有东宫学士。
唐初开文学馆,以大臣十八人兼学士,讨论文典,号称十八学士,又置弘文馆学士,讲论文义,商量政事。唐太宗时命学士起草诏令,无名号。乾封(666-667)后,命文士在翰林院起草诏令,时称为北门学士。
开元13年(725)置集贤院学士,撰集文章,整理经籍。开元26年(738)又置翰林学士,掌起草诏令,沿袭至明。
唐并有集贤院侍讲学士与侍读直学士,唐、宋皆有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为皇帝讲论经史,沿袭至清。
唐东宫官有崇文馆学士,掌经籍图书。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是专给帝王讲学官职。
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学士都能够接近权力中心,像李白担任过的那些个学士,充其量就是李隆基为了给自己找乐子封的一个闲职,并不能像其他同僚那样掌管官方的文书甚至替皇帝草拟诏书之类的机要工作。
“姑奶奶,这是真的吗?凌哥哥他真的是……?”
“他是老身钦点的挂名学士,之前老身也和君上提过了,只是还没有落实下来。”
“老凌,这你就有点不够意思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瞒着我们不说?”姬青一副“你赶紧给我解释一下前因后果”的表情。
“是啊,虽然只是挂名学士,那好歹也算是半个学士了啊!”韩翎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以凌皓这个年纪,能够获得山长大人推荐一个挂名学士职位的资格,说出去谁不震惊啊?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是不是在宠络凌皓啊?
论家世,咸阳凌氏的名头,貌似现场除了姬典以外,姬青他们三个人现在还真的就赶不上人家。
而山长大人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要让凌皓做这么个闲差,明显就是想把他留下来,替周王室效力,而不是让他学业有成之后,回到秦国去,将来跟周王室作对。
凌皓自然也不傻,不如顺手牵羊混个脸熟,将来也好有机会脱身。
反正只是个挂名学士的职位嘛,虽然山长大人这时候开口了,但落实下来还得是周王室亲自点头,而以周王室的性子,又怎么可能会让一个秦国人担任学宫当中的学士呢?即便凌皓表现得很“有才”,人家也未必真的肯用自己啊。
当年秦国差点就把周王室给赶尽杀绝了,要不是韩赵魏三国大宗师合力阻拦,只怕现在就没有姬家人什么事了,大家该抢地盘的还是继续抢地盘,该享乐的还是继续享乐,该快活的还是继续快活。
即便真的就这么落实下来了,却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继续写武侠小说,何乐而不为呢?
山长大人无非就是看中了自己的“文才”,才突然觉得把自己留下来,以后可能会有用处……
如果周王室能够拿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任用一个秦国贵族担任学士职位,那么以后也许还会有更多来自秦国的人才跑来洛邑城中效力。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凌皓留下,老身有几句话要嘱咐他。”这时候,山长大人忽然开口了。
此言一出,大家顿时表情变得怪异了起来,为什么要突然把人家留下来?难道……
“怎么?你们没听见吗?”
“山长,我们这就告辞了。”商璃反应还是很快的,立马就把拱手谢礼,然后拉着他们几个人出去了。
“他们走远了,山长大人。”凌皓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随即说道。
“终于走了吗?嘶……”
“看来情况还是比较严重啊,山长大人。”凌皓这时候拉开纱帐,里面的美人早就已经脸色发白,只是一个劲儿地扶着自己的腰。
谁能想到,这位天下第一大宗师,居然会有腰肌劳损的毛病,而且因为治疗不当,还催生了不少并发症。
这位山长大人不可能意识不到,如今的周王室就靠着她一个人撑着,可万一自己哪天倒下了呢?到那时候,谁又会站出来维护周王室的最后一点尊严?
怕是没人会这么做,甚至周王室如果真的倒台了,七国之中反而会拍手称快,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名正言顺地把周王室这个腐朽萎靡的“天下共主”踹开,自己站出来当新的“天下共主”了。
到那时,姬姓的子子孙孙们会是什么下场,哪怕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啊。
所以,山长大人倒是不介意“折节下腰”,亲自出面拉拢这样一些年轻的各国贵族子弟们为将来打算,即便他们不是真心向周王室效力,但只要上了周王室这艘修修补补几百年的破船,又岂会是那么容易就能下船的?
恐怕只要等自己这个天花板战力一倒,七国的军队立马就会攻入洛邑城内,把如今好容易维持住的秩序在顷刻间颠覆掉。
要真是这样,这位山长大人怕是死也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了。
所以,她必须做出更多的调整和让步,制衡天下七国,才能维持住周王室现在最后的那一点底子。
族中的小辈们都还尚未成长起来,她又何曾敢放松一丝一毫?
“山长大人,依小子所看,您这些年就是因为太紧张了,所以才会时常腰疼啊。”凌皓这时候上前几步,轻轻地替她捏了捏肩膀,让她那时刻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一些。
“这年纪大了,有些病痛自然在所难免,即便我是天下最强之人,也逃不掉这每月一次的腰疼……”这位平日里严于律己的山长大人,此刻竟是难得地露出了几分厌烦的情绪来。
“也就是你,每月会带着几个医师过来给老身看病,缓解一二,若是换了他人,老身又如何能让人看出来?”山长大人幽幽地说道。
“山长大人,最近可还腰疼吗?”凌皓倒也不问其他的事情,只安安心心地关注着她的病情。
这也是她最放心的地方,这小子还是挺聪明的,自己不说,他就什么都不会过问,只安安心心地给自己按摩。
她可也没有像蔡桓公那般“讳疾忌医”的臭毛病,端着架子强忍着病痛,却从不表现出来。
她也是人啊,自然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病痛,在外人面前忍一忍,不表现出来也就算了,在给自己身边治病的人还端着架子做什么?
这时候的她,反而更像是个平易近人的普通女子,嗯,要是年纪再小一些就好了……
狗脊600g 金樱子 192g 鸡血藤 360g 千斤拔 144g 黑老虎 360g 牛大力 240g 女贞子(蒸) 30g 桑寄生(蒸) 180g 菟丝子(盐制) 30g 延胡索(制) 26g两面针 26g 乳香(制) 12g 没药(制) 20g……
以上十三味药材,狗脊、金樱子、鸡血藤、千斤拔、黑老虎的木部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其余牛大力等八味及黑老虎的皮部共粉碎成粗粉,加入上述稠膏,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用炼蜜35~40g与适量的水泛丸,用黑氧化铁包衣,干燥,打光,即得。
虽然不是全部配方,但已经大大缓解了自己的腰疼,总算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每次发作的时候,痛得她觉都睡不好了。
不过凌皓也跟她说了:服用此药之后,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也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其他的温补性中药。
她也很痛快地答应了。
这也是让凌皓松了口气的原因,病人愿意配合治疗那是再和适不过了。
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里叫“血不养筋”了,属“肝肾亏虚”,腰椎间盘突出其实就是你腰椎两边的大筋松了,兜不住腰椎了。
骨质增生在中医里还是因肝肾亏虚,造成“血不养筋”了,人的骨头与骨头之间有层膜,人是活动的,骨头和骨头之间要有油,这骨膜的油就是血,血滴进来了就有润滑作用,可由于患者“血不养筋”了,骨膜会脆,一脆了还磨,磨,磨,哪天骨膜磨漏了,渣滓出来了,就叫骨质增生,渣滓多了就叫骨刺。
明白了医理,再来调理就容易多了,肝肾亏虚了,用食疗的方法把他补起来肝肾不亏虚了,症状也就消失了。
比如金樱子、黑老虎、牛大力等等都是强筋健骨、活络止痛的奇药。
不过这个世界里治疗腰疼的药无非就是那么几种,还都不是直接对症下药的药物,这件事儿,山长也从来没跟别人透露过,凌皓却无意间发现了,所以她才决定把他留下来,辅佐自己治疗腰疼。
在凌皓的授意下,淳于衍也会定时代替自己过来看一看,她毕竟是女儿身,比自己出面更方便一些。
“最近倒是不怎么疼了,只不过……嘶,好像又有复发的征兆啊。”山长大人此时一脸苦恼地表情。
“这段时间,睡眠情况怎么样?”
“还行吧,每天都能安稳睡上四个时辰,但是起床的时候,还是会疼……”
“嗯,看来情况有所好转了,那,最近有没有吃什么忌口的食物?”
“……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山长大人,请如实回答我。”
“这……这个。”
“你是不是又偷吃鲤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