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网站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大明先帝 > 第一章:1644年三月十七日

第一章:1644年三月十七日(1 / 1)

崇祯皇帝至从自己的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手里接手了大明帝国就没有再笑过了。

这是自己接手大明帝国的第十七个年头了,不知道这样地狱都不如的帝王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三年前从陕西绵延过来的瘟疫还在继续着,每天自己身边的太监宫女一个一个的倒下,真希望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一梦不醒,再也不用看着现在这个充满了贪官污吏,病态般繁华的大明帝国了。

1644年3月17日,一个太监跌跌撞撞的跑进了金銮殿,喊道:“报皇上,不好了,闯贼打进城来了,皇上还是快走吧!”

崇祯皇帝没落的走到金銮殿门口,看着外城那些冒着浓烟的火光,久久出神不语,王承恩这时候走到了皇上身后说道:“皇上。”

崇祯皇帝回过神来嘴里充满苦涩说道:“承恩啊!你说这大明的江山还有救吗?”

王承恩怎么敢接这个话题呢!即使现在大明的皇帝可以说危在旦夕,即使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估计也没人来问责自己,但是王承恩还是要给皇帝打气,让皇上能打起精神来守住内城,争取等到吴三桂的勤王王师的到来。语气充满坚定的说道:“皇上,这大明的江山可大了,即使北京我们守不住,但是我们还可以撤到南方去,南方不怎么遭灾,放弃北方这个重灾区,甩下这个包袱。皇上到了南方,我们纠集南方的军队,绝对是能和闯贼一较高下的,要不是这一场大疫,使得整个京城人丁去了五分之一,军队更是死的死,逃的逃,留下来的都是跑不动的老弱病残,毫无士气可言,我们大明朝的京城怎么可能会让闯贼如此轻易就打到城下,怎么可能会让连勤王的王师都赶不及的地步。更何况,陛下,京城可是文武百官最多的地方,他们可是拳养了很多的仆役家丁的,等下老奴去敲响宫中报信的大钟(上朝,报丧和登基大典才敲响的钟,皇上,皇后,皇太后去世的话是十二响,平时上朝的话是三响)召集文武大臣让他们召集仆役家奴为大明朝战上一场吧!野战不行拿来守守城估计还是能有大用的皇上,等吴三桂的勤王大军赶到,京城就有救了。”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勉强打起了精神说道:“承恩,朕和你一块去,朕要亲自来敲这个钟,顺便看看我大明朝还有多少忠臣良将。”

崇祯皇帝跟着王承恩走在到处雕梁画栋,珍奇假山,百年古柳到处挥洒出的树荫下走着,十七年了,每每一想起这十七年的岁月,自己都如同在做着这世界最可怕的噩梦,这梦没有尽头,无法醒来,自己身边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即使自己信任的人却被别人猜忌着,防着,袁崇焕,自己不想杀他的,但是当时满朝文武都要求杀他,我也不得不杀啊!

孙承宗,卢象升,这些人哪一个该死,他们都是大明朝的梁柱,但是他们都死了,现在只剩下自己了,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能下去陪陪他们,他们在下面大概也许也有些怨我吧!但是我做得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朝啊!也许我做的不够好,但是我勤勤勉勉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朝能延续下去,但是这个该死的老天,至从我登基以来,17年,年年天灾大旱,就没有一年能让朕休息一会的。

来到了已经陈旧斑驳了的钟台上,王承恩说道:“陛下到了,是老奴替你去撞钟吧!”

崇祯皇帝说道:“不用,让朕亲自来,让朕也体会下这个从大明朝建立敲响以来,一直就见证着大明朝到衰落的今天钟声是否还如从前一样嘹亮。”

崇祯皇帝抓住鼓槌的绳索,退开几步,再用力的撞向了吊着的大钟,随着一声巨响“咣”震得崇祯皇帝的耳朵都发出了嗡嗡声,但是他仿若不闻一般的继续退开几步,手中抓着的绳索也侵入了崇祯皇帝手心沁出的汗渍,一遍一遍的不停的撞着,撞着撞着脚下不稳,倒在了地上,只剩下桩锤因为无人掌控而停下了撞击的摇晃着.........就像四周斑驳的朱漆,预示着大明王朝已经老了,犹如迟暮老人一般的步入了夕阳,曾经繁华昌盛的大明朝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钟声今天也格外的凄凉和彷徨。仿佛在留恋着点什么..........

王承恩站在旁边早已经泪流满面的看着这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犹如自己的孩子般的帝王,从一个孩童呀呀学语到少年帝王的意气风发,再到今天无助,痛苦的中年帝王,才三十多岁的年纪,却早早的让白霜染白了青丝。那一身华丽的帝王龙袍披在身上也感觉不到了威仪,只剩下了无穷的颓废以及深深的绝望。看到崇祯皇帝倒在了地上,王承恩再也承受不住,跪在了地上,痛苦的说道:“陛下,望陛下保重龙体啊!大明的江山还靠着陛下振作下去啊!

崇祯皇帝也不回话,呆呆的坐在地上,从钟台高高的俯视着偌大的北京城,外城到处起着烽火,虽然隔着很远,但是仿佛耳边响起了自己的士兵正在和闯贼正在努力的拼杀着。一张张临死前绝望或者狰狞的脸庞好像就在眼前浮现了出来。让崇祯皇帝内心更是犹如流血一般,都是朕的子民啊!朕没能给你们庇护,不能让你们安家乐业,反而将你们送上了战场,不但没有给你们带来安乐,反而却给你们带来了连年的天灾和兵祸,辽东数百万的子民啊!朕不但没能给你们带来生活下去的家园,反而丢下了你们,让你们被满清鞑子野猪皮奴役,欺凌,杀戮,听说现在辽东已经没了朕的子民,只剩下几十万的包衣奴才,数百万人杀到只剩下数十万麻木的苟且的活着,脱掉了自己的衣袍,剪除了父母留给自己的发冠,将自己打扮得和满清女真人一样的野人了。这都是自己的错,自己没能力保护他们,更没能力收复辽东,让自己的子民得到保护,都怪自己年轻时候轻信了这些文武百官,罢除商税,矿税,废除盐吏,收回驿站,致使消息不灵,国家没钱养兵,打起仗来,消息更是没个一两个月我都不知道,等我知道的时候,想救已经来不及了,陕西糜烂,两个月才有消息传到京城,等我知道的时候,高迎祥都聚起了三十多万人了,等我发兵去救援陕西的时候,陕西已经被高迎祥抢的面目全非了,等自己好容易平定了起义,发给陕西的救灾粮食又被贪官污吏贪得所剩无几了,等发到难民的手里,一个人都不够一顿饱饭的,这种种的种种,朕心里都知道,但是知道却不能办理他们,办理了他们这个国家这个帝国就停止运转了,要是停止运转,关外的女真人不会放过我们,这天灾也不会放过我们,这起义军也不会放过我们,朕实在是分身乏术,实在是到处都是欺骗,即使这十七年来,我走路都得慢慢走,我不敢走太快,我害怕衣服里的补丁让大臣们看到失了帝王的威仪。菜更是只有寥寥的几道,中午吃剩下的留着热了晚上吃。只愿自己少花钱能多为边疆上抵抗女真人的大军多买一斗粮食。

王承恩看着崇祯皇帝呆呆的坐在钟台边看着远处的外城,哭了一下,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站了起来,走到崇祯皇帝身边,扶起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起来吧!地下凉。我们还是会金銮殿等下大臣们吧!要是大臣们都来了,我们却不在,那多伤人心啊。”

崇祯皇帝回过神来,说道:“嗯,知道了,走吧!不知道有多少人去投降了李自成,又有多少大臣还愿意对着我大明朝效忠心呢........”

王承恩扶着瘦弱的崇祯皇帝慢慢一步一步的带着希望走向着金銮殿,但是来到了金銮殿,坐在了往日里象征着无上权威的龙椅上,望着底下站着的寥寥两三个大臣,崇祯皇帝知道自己的希望要落空了。今天的金銮殿格外的安静,寂静的可怕,除了蜡烛燃烧时发出的啪啪声,也就是一些太监宫女走动的声音了,大臣不说话,皇帝也不说话,一直从早上等到了傍晚,金銮殿再也没有走进来过一个大臣,哪怕只有区区的一位也好,但是很可惜的确实是没有。

从早到晚滴水未进的崇祯皇帝嘴皮子起了皮,什么也没说,只是无力的躺倒在龙椅上,这时,一个太监冲了进来跪在地上焦急的说道:“皇上,不好了,闯贼已经攻破了内城,很快就要打到皇宫来了。”

崇祯皇帝眼中的瞳孔缩了一缩,扶着龙椅的把手站了起来,指着那个太监想说些什么,但是却是嘴巴张了张有颓废的坐倒在了龙椅上,底下的大臣们终于有了新的动静,只见刚刚还不说话的大臣纷纷都走了出去,崇祯皇帝也不阻拦,现在阻拦也一点用都没有。叹了口气说道:“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崇祯皇帝望着眼前空荡荡的金銮殿说道:“好快啊.......唉..........承恩,你去组织一下强壮一些的太监发给刀剑兵器,守住皇宫四门,能守多久守多久吧!”

王承恩走了出去,不一会就回来了,他已经看出了崇祯皇帝心中已存了死意,王承恩是看着崇祯皇帝长大的,崇祯皇帝心里的想法也瞒不了他,他也很心疼这个比他孩子还亲的皇帝,但是心疼也没办法,现在皇宫已经被围住了,想出去是不可能了,太监什么的,能守得了多久,可能一会就被打散了也说不定。

这时一个太监走了上来跪在了崇祯皇帝跟前说道:“陛下,我有个法子让陛下不死,但是不知道陛下要不要听。”

崇祯皇帝无所谓的看着他,王承恩确是感觉有了点希望,问道:“有什么事情快说,别藏着掖着的。”

那太监也是鼓了鼓勇气说道:“只要陛下投降闯王,到时候封闯王一个王位让他带着人回陕西河南就是了,陛下你说是不是?”

崇祯皇帝望着自己跟前跪着的太监冷笑道:“你说你让我投降,卑躬屈膝的向着一个流寇投降。”说完抽出了腰间的宝剑一剑刺向了哪个太监。

崇祯皇帝说道:“承恩,发诏书周皇后与后宫嫔妃都自尽吧!要是不敢自尽,你们就帮一把。另招我那三个皇子来见我。”

王承恩应到:“是。”

崇祯皇帝依旧坐在龙椅上呆呆的看着空空的金銮大殿起来。

王承恩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太监,亲自一个一个的当着妃子的面看着他们自尽,不敢自尽的,王承恩就让太监勒死,所幸崇祯皇帝不喜好女色,后宫嫔妃并不多,很快回到了崇祯皇帝的身边,崇祯皇帝也不知道发呆了多久,看到王承恩回来站到了自己身后问道:“后宫嫔妃都自尽了吗?”

王承恩说道:“是的,都自尽了。”

崇祯皇帝又问道:“皇后呢?”

王承恩回道:“皇后也自己饮了毒酒了。”

崇祯皇帝问道:“皇后可曾说过什么?”

王承恩,张了张嘴但是却说不出来。

崇祯皇帝头也不回的说道:“说吧!现在也没人治你的罪了。”

王承恩最后还是说了出来,悲伤的说道:“周皇后死前痛苦的说道:‘妾跟从陛下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

崇祯皇帝终于受不住,留下了生平第一滴泪水自言自语的说道:“是我对不起皇后,是我辜负了她,她跟我十八年,我没让她过过一天的好日子,朕的衣服破了也是皇后一针一线帮着朕补好的,她的手很巧,补过的衣服都看不出来破过,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衣服破太多了,以致最后难以掩盖,朕连吃食上也不能让她锦衣玉食。朕现在却让她去死,朕是不是天底下最负心的人啊............”

这时长平公主跑了过来哭喊道:“父皇我不要死啊!,父皇,我不要死.......”

崇祯皇帝看着跑过来的长平公主,抱着她,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长平公主光滑犹如剥了壳的熟鸡蛋一般的小脸蛋,痛苦的说道:“我也不想长平死啊!但是没办法,父皇已经不能保护你了,要是闯贼进了宫,发现了你,长平可就要被贼寇**了,所以父皇也不得不让长平死.......”

长平公主惊恐的抱着崇祯皇帝说道:“求求父皇,我不要死.........”

崇祯皇帝狠了狠心,咬咬牙,推开长平公主的怀抱,背过身,抽出长剑,向着身后砍去,只听一声惨叫,长平公主的一条手臂被削铁如泥的长剑砍了下来,长平公主,直接就被疼晕了过去,崇祯皇帝看也不再去看长平公主,王承恩也是老泪纵横的看着眼前这骨肉相残的一幕,不能帮,也不能说任何一句劝阻的话语,因为这就是帝王家,帝王家看似风光,但是要是国灭运消的话,最倒霉最惨的也是帝王家,谁都可以投降,唯独皇族不能降.........

接着崇祯皇帝提着还在滴血的长剑来到了昭仁宫,在里面找到了还在痛哭的抗拒死亡来临的昭仁公主,当昭仁公主看到崇祯皇帝的时候,欢喜的跑向了崇祯皇帝,嘴里喊道:“父皇,父皇,这些人要儿臣死,父皇,儿臣不要死啊!父皇带儿臣走好不好。”

崇祯皇帝看着这个只有六岁大,平时都很顽皮的小女儿,脸上的表情也是不知道怎么说,反正说不出来,蹲在下身子,抱着她小小的身体,体会着昭仁公主最后的温存,右手提着的长剑,用力的刺进了昭仁公主的身体里。

昭仁公主痛苦的说道:“父皇,儿臣好疼,儿臣舍不得父皇..........父皇救救.....儿臣......”崇祯皇帝看着因为长剑刺穿了身体,而满脸痛苦的女儿,再一次感到了心碎的感觉,女儿啊!对不起,都是做爹的没用,啊...........啊啊.......贼老天啊!

崇祯皇帝跌跌撞撞的回到自己的寝宫,跌坐在了床边,手里的长剑还沾染着两个女儿的鲜血,崇祯皇帝就这么呆呆的看着长剑。

这时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走到崇祯皇帝的身边说道:“皇上,太子和两位皇子来了。”

崇祯皇帝这时候整了整衣冠说道:“将我那三个孩子叫进来吧。”

这时外面两个太监带着三个人走了进来,大的十五六岁,中间的十二岁,小的只有八岁这样子。

崇祯皇帝看着三个孩子,丢下手中的长剑走了过去说道:“今国破家亡,你们再也不是皇子,要是今天能安然出宫,万万记住不要提及自己的身份,见到老者要喊,‘啊公’,见到读书人要记得喊‘先生’见到结了婚的妇人年轻的富有的喊‘小姐’贫困的喊‘姑娘’,年纪大的,就喊大娘,在外面好好过活,别再想荣华富贵了,只要活着就好,这天下我们朱家人也做够了,也累了......只愿平平凡凡就好....”

说完,对着他们三个身后的两个太监挥挥手说道:“为太子和两个皇子换上平常人家的衣服,送出皇宫,小心,别被闯贼抓了去。”

看着一切都准备好了,崇祯皇帝说道:“承恩,你去厨房拿点酒来,我现在想喝点酒。”

王承恩含着眼泪说道:“是,陛下。”

崇祯皇帝眼神望着门外等着王承恩的到来,说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喝过酒了,好像自己至从打败魏忠贤那次为了庆祝喝过酒,后来就没有怎么喝过酒了,现在想来,呵呵........打败魏忠贤,庆祝?有什么好庆祝的呢?自己当时就不该收拾魏忠贤,自己只要敲打敲打魏忠贤,收他为己用就好了,后面也不会因为百官失去了魏忠贤的牵制而壮大起来,都联合起来对付自己了,这想想也是,自己当时太天真了,他们两党争斗,都需要自己的支持,所以他们也会考虑下自己的感受,会给自己留点面子,但是至从将魏忠贤打掉以后,文武百官开始将矛头对准了自己,从自己手里抢权利,抢利益,只要将自己打败了他们就可以独揽朝政了,但是自己也是不服输,一直和他们斗着,结果这么多年来,斗来斗去,身边一个信任的人没有,却将大明王朝斗没了,这可不可笑?这可不可笑..........

王承恩将酒壶拿了过来,还有一小叠花生米,崇祯皇帝看着这个自己小时候就跟了自己的老太监,想着自己唯一能信任的人也许也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吧,他从来不和自己要求什么,都是自己给什么他要什么,自己虽然很想培养他成为第二个魏忠贤,但是他可能也害怕自己落得个魏忠贤的下场,所以,都不怎么要求,也不和百官争斗,所以,他是保住自己......人各有选择,算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今晚好好喝一次酒吧!

崇祯皇帝看着王承恩说道:“承恩,来,坐到朕的身边来,陪朕喝一杯,朕有十多年没有和你喝过酒了吧。”

王承恩慌忙跪在了地上说道:“皇上,老奴不敢。真是折煞老奴了。”

崇祯皇帝,上前扶起王承恩,拉着他坐在了自己的身边,拿起酒壶往另一个杯子里倒满了酒,递给王承恩说道:“别说什么敢不敢的了,现在的朕很快就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见到明天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来,承恩,我们干一杯。”

王承恩,看着崇祯皇帝头上丝丝缕缕的霜丝,也知道这些年皇帝很幸苦,但是自己也不敢帮忙,怕落得又一个魏忠贤的下场,只能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好,皇上,老奴敬皇上一杯............”

崇祯皇帝这一辈子除了在做信王的时候能无忧无虑的生活,至从当了皇帝以后就没再放松过了,刚当皇帝那会害怕魏忠贤会害他,除掉魏忠贤以后,文官集团又倒戈相向要害他,等收拾好了文官集团,陕西又天灾连年,百姓苦不堪言,最后起义不断,辽东的女真人也开始冉冉升起。直到今天才有了一个难得的休息时间。轻松的日子来得好迟.......但是末日注定到来。

1644年3月18日,这一天的北京城也是异常的寒冷,一大清早,闯贼的大军就开始了对皇宫的进攻,太监组织起来的防线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不多久,太监们就败退了,这时的崇祯皇帝已经与王承恩走在了皇宫后山的煤山的山上。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最后在煤山的槐树伸出的树枝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上吊死前于蓝色袍服,在腰间用一块黄绸上写下:“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上吊前,最后留恋的看了一眼眼前的皇宫,里面躺着自己的皇后,长平公主以及自己年仅六岁的女儿昭仁公主,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下朕可以休息了,终于可以一梦不醒了。”踢掉脚下垫起的石块,很快崇祯皇帝的眼前就只剩下了一片黑暗。

纵观我国的历史勤勉如同崇祯一般的皇帝没有一个是亡国之君,但是连年的天灾,糜烂的国事,我感觉,即使是张良,萧何在世也难以解决。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最新小说: 日常系影视世界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死神之剑舞唯我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女同事的秘密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挂名皇后 随身带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