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龙”是张士诚一千地头蛇亲军的头领,由于能征善战在街头打架从来没输过,所以被称为蛇中之蛇也就是“龙”。这样的龙有十条,所以特么被叫做“十条龙”。
打架没输过的十条龙,也输了,因为遇到了常遇春。
在整个元末,常遇春就没输过。
没输过的常遇春一咋呼,十条龙变成十条虫,然后被常遇春小弟一人一脚踩死了。
常遇春小弟向前冲时把他们踩死了。有条龙没死,掉进了水里,拼命逃跑时发现腿被张士诚(已昏死,详情见上集)衣领缠住,甩也甩不掉,只好把他拖岸上。
张士诚吐了两口水,活了过来,看着十条龙只剩一条龙,他和最后的一条龙相拥而泣。“我们还活着,”张士诚说,“凡事往好里想。”
“嗯嗯,好里想好里想,”一条龙说,说完就死了。
饿死的。
他饿着肚子冲出城、饿着肚子和常遇春打、饿着肚子被踩扁、饿着肚子救张士诚回来,作为十条龙里的最后一条龙,他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力竭而死。
张士诚趴在力竭而死的龙身上大哭,哭完让小弟拉出去厚葬。小弟把他拉出去后,丢火锅里煮煮吃了。张士诚第二天问小弟龙葬哪儿了,小弟说:“心中,龙永远活在我心中!”
他们说时,还摸摸肚子回味昨天的味道。
“心在这儿,”张士诚摸摸胸口纠正他们。
“嗯嗯,”小弟慌忙把手从肚子上移开移到胸口。
这不能怪小弟,他们已经个把月没吃东西了,他们已经饿疯了。谁死吃谁,这是小弟之间的约定。和把活人敲晕煮煮吃的北方小朋友不一样,姑苏小朋友保持着最后的人性:即使饿死,也不敲晕同伴煮同伴吃。
张士诚也保持着人性也不吃同伴。
不吃同伴的张士诚快饿死了。
饿死前,见到了李伯升。
李伯升是来劝降的。
听说城里的张大哥快饿死了,李伯升急了,冲到朱元璋面前大声说:“主上,让我去劝降吧!张太尉是个好人,他快死了!他和我关系好,我去说,他一定投降!”
“哼…哼…”朱元璋哼了哼鼻子,他对李伯升的话嗤之以鼻。好人?好人还不投降!顽抗到现在一定是坏人!而且因为张士诚,自己好几个月都没和小郑睡(参见173集)!张士诚让自己活受罪!只有把他活劈,才能消自己心头之恨!
“只有把他活劈,才能消我心头之恨!”朱元璋一字一顿的说,说完端起一杯茶一饮而尽。
他放下茶杯才发现,旁边站一小弟。
这种话只能对自己说不能对小弟说,朱元璋思考太投入,忘了旁边站一小弟。
小弟就是李伯升。
李伯升无意间撞见朱元璋真情流露,十分诧异。
“。。”他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看着他。
“你站这里干嘛?”作为老大的朱元璋率先打破僵局。
“张士诚快饿死了,我去劝降。”李伯升说。
“你不怕他把你吃了吗?”朱元璋担心的看看李伯升。他希望李伯升被吃了,这样就没人知道自己想啥了,但出于礼貌,他担心的看看李伯升。
“不怕,我肉不好吃,”李伯升拍着胸脯说。
“真的吗?”朱元璋看着白白胖胖的他,十分不敢相信。
李伯升在朱元璋军营里,啥都没养,就养了膘。他举起手臂上的一块膘,说:“要不我剜掉你尝尝?”
“不用不用,你去吧,早点回来,”朱元璋摆摆手,就像哄出门玩的小孩子一样哄李伯升。
“好~”李伯升点点头,像出门玩的小孩子一样欢快的跑了出去。
李伯升跑进张士诚大营。
张士诚看到胖嘟嘟的李伯升跑进大营,就像看到一鸡腿。“我艹!”张士诚一跃而起落到李伯升身上,同时拿出杀猪刀往他脖子上戳。说时迟那时快,李伯升在快被戳成鸡腿肉时大吼一声:“大哥,是我!”
鸡腿居然会说话,张士诚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停了下来。
“大哥你眼瘸了吗?认不出我了吗?”李伯升抓住张士诚肩膀使劲摇晃。张士诚被摇的发懵,伸手拿桌上的铜镜,给李伯升照了照。
“你是谁?”张士诚说。
“我…”李伯升看到镜中肥头大耳的自己,失声痛哭:“大哥,我被朱元璋抓去,他把我害惨了!”
李伯升投降后,朱元璋觉得他有反水可能(确实有可能),就啥都不让他干。啥都不能干的李伯升除了吃就是睡,时间长了就睡出一身膘。小朋友认为他太懒才养出一身膘,其实不是,因为朱元璋圈养,他才有一身膘。李伯升好动,但朱元璋不让动,虽然朱元璋好吃好喝供着自己,但李伯升还是很恨很恨他。
“朱元璋把我害成这样!”李伯升搂着张士诚哭嚎,“大哥,我虽然容貌变了,但你听不出我声音了吗?”
张士诚揉了揉眼,盯着他看,终于在他肉包一样的脸上发现曾经熟悉的黄豆眼。
“嗯嗯,听到了听到了,”张士诚说,“这么长时间没见你,你干嘛去了?”张士诚饿晕了,记不清李伯升投降朱元璋了,但记得清他是自己朋友。
“我已经投降朱元璋了!”看张士诚瘦成皮包骨,说话都犯糊涂,李伯升抱着他大哭。
经他这么一说,张士诚想起李伯升已经投降朱元璋。
“那你回来干嘛?”张士诚问。自己快死了他希望所有朋友抛弃自己,而不是回来找自己。张士诚平生所作,对得起朋友,他希望死时,也不拖累朋友。
“劝降,大哥!”李伯升大哭,他不想让张士诚死。
他不想让朋友死。
“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们投降吧!”李伯升抱住张士诚哭嚎。
张士诚抱着李伯升,哭泪流满面。
即便流泪,也不投降,张士诚对李伯升说:“你先回去,我想想。”
“大哥!”李伯升看着他,眼眶饱含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