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成业打算上华林寺求个签。
穆成业信这个。考虑到自己乡长的身份,现在又是敏感时期。让人看到自己上佛寺求签,传出去会影响自己仕途的。于是穆成业直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才走进华林寺的山门。上香、布施、摇签……穆成业虔诚地求到一支签。
“千里寻踪花无影,月下峰回路难转。三山无路平明羽,最是春风一梦遥。”下中签。
穆成业自己看不懂,于是麻烦旁边一位手敲木鱼轻诵经文的中年僧人给解签。
“施主所问何事?”那中年僧人轻声问道。
“前程。”穆成业回答道。
“虽是下中签,所问之事尚有转机。花无影之时,似乎寻而不得。然而,花开花落终有时,花落之时往往硕果可期也。”中年僧人替穆成业解读第一句诗句。
“峰回路转似乎柳暗花明是好事,但因其是月下,视线不明,前路茫茫轻易不能举步,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此时守中反而稳妥。”中年僧人放下手中木槌,看了穆成业一眼,解读第二句。
“守中?”穆成业心想,我原地踏步不动,别的乡镇在前面赛跑,那我不是自寻死路吗?
“三山无路,施主不妨退一步想,为什么一定要翻过高山?真有必要吗?‘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李广将军暗夜射虎箭入卧石,天明之后再也无力完成。可见此事终不可为。换谁也一样。”中年僧人看了穆成业一眼,解读第三句。
穆成业若有所思,点头称是。
“梦多虚幻,与之距离遥远不是距离现实切近之意吗?何况还是春风迎面,吉祥呀!”中年僧人声音稍高了些,解读完第四句。
“四句连起来呢?”穆成业急切地问道。
“立足现实,守中无为,瓜熟蒂落,平稳过度。”中年僧人解读道。
穆成业向中年僧人施礼致谢,看看天色不早,没好意思多耽误中年僧人的时间,虽是出家人,人家也有自己的时间安排。这是穆成业的优点,与什么人打交道向来不失礼数。
驱车返回家中,一路之上,穆成业心情好了许多。华林寺他平时没少去,那位中年僧人他没什么印象,感觉人家解签解得入情入理,让人听着很有说服力。“或许我应该冷静地好好想想了,有时候,做得不好,还不如不做。老子所言不为胜有为有时候还是有道理的。”
……
蟋蟀收工之后,让手下两位员工早点回家,他独自一人在“义和聚”灯下解签。
求签和解签是需要看时辰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天干地支学说规范下的一种特殊的解读,同一支签,在不同的时辰抽到手,解读方法和结果有时候大相径庭。所以,华林寺那位中年僧人对同一支签的解读,其结果与蟋蟀自己的解读差别就很大。
蟋蟀对于签文的解读结果是:无果,相忘于江湖。
蟋蟀虽然话少,但人还是很有主见的。蚂蚱和自己亲如兄弟,自己在他入狱之后,很自然地就等他出来,大家再想办法看看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但是时间一久,蟋蟀逐渐适应了平民安定自足的生活之后,感觉之前江湖游荡的生活毫无生趣,自己解读签文的时候,对此感受更深。
昨日星辰昨夜明,时过境迁终无影,淡忘之意也是说得通的。前路难通多阻塞,换种活法是明智的选择。李广名声最大,武艺最高,结局却最惨。所以,李广的武艺某种意义上并非帮助了自己,相反,阻碍了他走向封候之路。这是当年一位江湖高人曾经讲给蟋蟀听的故事。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对此依然记忆如新。
所以,有时候,前路走通了反而是坏事了,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人活在世上,最终不就图个心安自在吗?为什么一定要进一步呢?
蟋蟀是个有智慧的人,只是不为人所知而已。
最后一句,在蟋蟀看来,就是风筝逍遥。蟋蟀是个可怜的人,身如浮萍,在他看来,这支风筝隐喻的是他的前半生飘摇无定所的生活。“义和聚”虽小,但五湖四海的客人哪儿都有,蟋蟀是个有心人,平素认真干活同时,他的两耳也没有闲着。这也是一种学习。
蟋蟀不打算让自己象风筝一样任由他人紧紧掌控自己的命运,他打算自己牢牢抓住自己的命运之绳,选择一种全新的新生活。
至于蚂蚱,说什么也得等到他出狱大家见上一面,讲讲清楚,然后各奔东西,相忘于江湖。
刘叶茹和丰三桥成家之后,估计很难容得下自己。大家说到底不是一路人,而且自己也不可能一辈子待在“义和聚”,象个罐头人一样,尘封一世。
蟋蟀打算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能真象一只风筝一样,一会儿线攥在师傅手里,一会攥在蚂蚱手上,现在又被人捆在“义和聚”之上。“难道我一辈子不能自己做回自己的主儿?”蟋蟀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自己的日子自己说了算。
蟋蟀有点儿大彻大悟的感觉了……
……
刘叶茹最近和几个新结识的食客抽空在省城转了转看房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和丰三桥两人连房子带办事,没有200万肯定是下不来的。就算是买市郊的便宜房子,乱七八糟地算下来,也得120万左右。更令人恼火的是市郊的房子也是一天一个价儿,天天在那儿涨涨涨!!!
“人们不是说房地产饱和了吗?怎么这价格天天还在涨呀?到底应该听谁说的呢?丰三桥手上是有点钱,估计应该没有二百万。看样子这房子的事,今年够呛!”刘叶茹瞎琢磨道。
丰三桥和自己更亲近些?还是更倾向于老徐,刘叶茹自己心里也没底儿。不过,将来丰三桥想明白最终能陪他过一辈子的还是刘叶茹,相信他的态度会慢慢转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