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诺兰想不到啅啰城是如此完美,刚听说她的封地是啅啰城的时候,她很生气,以为是陛下和大哥在惩罚她,把他弄到一个边陲小城去受点苦,而且听说啅啰城经常有吐蕃人和宋人过来打仗,为此还和大哥顶撞得很激烈,后来濮王李仁忠烦了,直接命人压着她来到了这个地方。
来到啅啰城后,李诺兰开始恨自己了,哥哥可是为自己好啊,恐怕整个大夏再没有这么好的地方了,比兴庆府可是好太多了,兴庆府有的,这里也有,而且这里还有好多兴庆府没有的东西,简直令她目不暇接。
后来李诺兰借住在翼王府后,才明白张以的真正身份,原来张以就是陛下钦封的翼王,那小子看不出来有这么大本事,能够以宋人的身份被陛下封王,嗯,不过他打架还是不错的,为了自己敢和女真蛮子拼命。
李诺兰有次出去没有遵守交通法规,指挥着马车横冲直撞,被巡街的安保人员抓住要罚两百个大钱,这位公主当时就拉下了脸,大声教训安保人员,后来安保人员没有驳斥,而是告诉她有什么问题可以去上官那里投诉。
这位公主就更恼火了,说我就是上官,这里都是我的,你们管不了我。于是就闹到了督府衙门。
啅啰城是自己的封地,李诺兰开始以为自己就是啅啰城的最高领导人,所有人都要听她的,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这里的人并没有将她区别对待,这里的人很和谐平等,她走到大街上也只是因为面貌姣好被人多看几眼,没有谁真正将她当成啅啰城主。
刚开始李诺兰不理解,以为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后来要小苦去打听,除了兴庆路的西夏人知道自己,还真是没什么人知道,于是她就不高兴了,随之公主病开始爆发了。
当李诺兰见到啅啰城总督李薇的时候,她发了一顿脾气,大体意识是说,这里是她的封地,为何没有人听她的,你李薇这个总督别干了,快滚吧,这里应该是本公主说了算。
李薇笑着听她发完脾气,也不生气,问这位公主:既然你是啅啰城之主,城中有这么多人干活,有军队,有安保局,有环卫局,有物价局,有商贸局,有厘定局,有规划局......等等,那都要人干活,干活就要城主给饷银,给米粮啊,每天都要超过万贯。
公主傻眼了,原来这里权利和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她看过刻在石壁上的啅啰城律法,老实说,自己很认同,但毕竟做了公主,肯定是要有特权的,不可能一点好处都没有,怎么说这啅啰城是她的封地。
李薇笑了,想要特权,就要对这里有特殊贡献,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是聘用制的,有能力的上,没有能力的下,请问公主对啅啰城有什么特殊贡献。
这就是难为这位公主了,她很疑惑,历来上位者不都是坐享其成吗?难道这里的天不同,她又问:难道皇上到这里都没有特权?
李薇说:皇上当然不同,但皇上在这里也不能无视律法。
公主就有些郁闷了,她不知道啅啰城已经租借给了三府路,只知道这里是自己的封地,但自己在这里和一个平民没有任何区别。她继续问李薇:这里是我的封地,我有权决定你的去留。
李薇又笑了:我也是临时的,有比我更适合的,我会马上让位,不过要翼王点头认可。
公主纳闷了:张以,你是说这里所有一切都要听张以的,这里可是我大夏的地方,一个南朝宋人,怎么能决定这里的一切?
李薇摇头笑道:这本督就不知道了,那你得去问你们的陛下。
李诺兰到最后都没有弄明白自己这个公主是怎么回事,最后很不愉快的走了,李薇说这次你交通违规的钱我替你交了,以后不要再犯了,如果连续犯三次,你的车马都会被收缴的。
哼,你要敢收本公主的马车,我叫人把你督府都砸了,但说归说,还是吩咐下人收敛了,尽量遵守这里的规定,因为的确给人方便,也给自己方便。
张以是不知道李诺兰在啅啰城这些事情,要是他知道李诺兰这么耍脾气,估计也会笑着由她,发发公主脾气,也无伤大雅,但现在他可没有空,他还在忙着太行山剿匪。
天快黑的时候,郭华带着人马来到了临峰陉,这次剿灭丫髻山,收获不小,得了五万多贯的财物,还要近千石粮草,由贺喜压着送过来,贺喜在清理土匪尸体时还搜出了很多金银珠宝。
张以在得到了田虎大量信息后,砍了胡大雄几个土匪头领,带着人朝西南继续前进,这就是要经过宪州向太原方向进发。
特务营的斥候又出发了,分出五拨十人的小队进入太行山西面方园三十里打探,只要见到土匪踪影,马上回来报告。
张以可不管这些人和各国有什么牵扯,土匪就是土匪,他一定要剿灭,祸害无辜的人,就必须付出代价,不管有什么理由,都不能祸害无辜,这也是张以的底限。
快入冬了,天气已经很冷了,晚上,张以的驻地都升起了篝火,看着眼前的篝火,张以想到了很多问题,如果连这么重要的陉道都很少有人踏足,秦凤路和永兴军路的百姓碰到灾害怎么过?
秦凤路张以是去过的,除了几个州府勉强过得去,其余大部分地方都很凋敝,老百姓日子都很难过,还有不停的战乱,物质根本无法得到补给,即使有,很多都落于了贼寇的手中。
很多时候,自己人使坏更让人可恨,因为他们是很清楚大宋的情况,很多人为了一己之私就出卖自己人,甚至帮着外人来欺负自己人,现在北方的西夏和金国就有不少的汉人在中枢为官,他们残害汉人的计谋甚至比蛮人还要毒辣。
大宋太宗皇帝说道攘外必先安内,的确是有道理,以前很多机密的军略,还没有出中枢,大宋边路禁军将领都不知道,兴庆府和临潢府朝堂都开始讨论怎么应对了,他们得到消息比边关的将军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