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想到,一个不被人所熟知是小子,居然能够与朱能,张玉这些朱棣的心腹一样,贵为公爵。而且,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公爵爵位居然是个世袭的!
要知道,这爵位可不是说给就给的,很多人奋斗了一辈子都没有得到,而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子居然能够得到一个世袭公爵的位子,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要知道,在明代,封爵一共有三个等级,分别是公爵、侯爵、伯爵。而其中公爵地位最高,也最稀少。能够被封为公爵爵位的人几乎都是立过大功的人,而且还不是一般都大功。例如洪武年间,能够得到公爵爵位的人,几乎都是拿命拼出来的。可见一个公爵的爵位,绝对是难遇也不可求的存在。
另外这爵位,还有流和世的区别。所谓流,就是说这爵位只能你自己做,你的儿子就不能用了。到时候即使是你的后人沿街乞讨,那也是命,富不过三代,饿死算他活该。而世就不同了,你死后,你的儿子、儿子的儿子还可以继承你的爵位。
而王小明就是被朱棣封为实习公爵,也就是说只要日后他一家子不惹出什么事,像小小明,小小小明,以后都会是陈国公。
但凡是被封官进爵的人,都会由皇帝发给铁券,以表彰被封者的英勇行为。这张铁券也不简单,分为普通和特殊两种版本。
特殊版本分别颁发于朱元璋时代和朱棣时代,因为在这两个时代要想拿到铁券是要拼老命的。
朱元璋时代的铁券上书“开国辅运”四字,代表了开国功臣的身份。而朱棣时代的铁券上书“奉天靖难”四字,代表你奉上天之意帮助朱棣靖难夺权。
要知道,大明只有一个朱元璋和一个朱棣。所以这两个版本的铁券极为少见,在之后的明朝二百多年历史中都从未再版。自此之后,所有的铁券统一为文臣铁券上书“守正文臣”,武将铁券上书“宣力功臣”。
当然了,如果哪个人有幸拿到前两张铁券,倒也不一定是好事。
这两版铁券虽然彰显了主人地位之高,但是这也不是什么好事。拿到这两个铁券的人,有不少人最后的下场都不怎么样。尤其是朱元璋当年所颁发的那一版,得到那版铁券的人,几乎都被朱元璋免费送到阴曹地府旅游去了。
不过,对于这些文臣武将来说,他们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那一张铁券吗?虽然拿到之后也可能将自己的小命丢掉,但是这毕竟是一项利益大于风险的投资。
然而王小明那个不过十六岁出头的小子,甚至在这天下都没有什么名声的人却是得到了很多人想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这就让很多人感到了极度的不平衡。
对于那些跟随朱棣一同靖难的人来说,王小明被朱棣封了公爵,并不是什么难以置信的事。虽然论功劳,他还比不上朱能,张玉等人。但是他们也都是知道,如果没有王小明,朱棣即使能够夺下皇位,也会费更大的力气。
而且,他们这些人与王小明可以说是战友关系,对于王小明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奖赏,他们虽然感到奇怪,但也没有任何不满或者是嫉妒。
但是,那些朱棣登上皇位之后投诚的家伙们却并不是这么想。他们奋斗了这么多年,在朝堂之上摸爬滚打,为的不就是得到个爵位吗?但是谁想到一个不过十六岁的毛头小子居然都是爬到了他们的头顶上,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想他们兢兢业业工作了这么多年,就算是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而你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能得到如此殊荣?就算你是皇帝陛下眼前是红人,那也不行!
在朱棣圣旨下达的第二天,便有几位官员联名上书,要求朱棣对于王小明的爵位再做考虑。
然而朱棣只是淡淡的一句“知道了”,便是将此事暂且搁下。
不过,朱棣实在是小觑了这些人的坚持,就在这些人的奏折被搁下没几日,便是又有人上书要求朱棣再考虑一下关于王小明爵位的问题。
朱棣继续不理会
文官们继续上书。
除了那些极为精明的家伙们没有发表意见,几乎所有不了解王小明的人都站l出来。
朱棣从来都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而且他也是一个不容许其他人插手自己决定的人。于是,面对这些人的不断上书,朱棣给出了言辞可以堪称“粗鲁”的回应。
大意总的来说便是“老子我已经做了决定,你们这群吃饱了没事干的人要么给我老老实实地眯着,要么我帮你们永远眯着!”虽然朱棣并没有明说,但是那意思却是极其明确——要么闭嘴,要么去死!
这下所有人都不敢再说什么了。他们似乎知道了一个事实,这个叫做王小明的小子,在朱棣的心中,似乎有着不低的地位。
然而那位在朝中引起了如此风波的“陈国公”大人,却是在一个早晨,悄悄地离开了京城。
“先生,陛下究竟是什么意思?小明那个小子虽说也有不少功劳,但是要封为公爵,似乎还是有些勉强啊,陛下怎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在道衍的住处,马三保轻声问道。
朱棣夺得皇位之后,马三保也不再是曾经的地位。如今的他已经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而且,现在他也不再是什么“马三保”,而是在历史上留下传奇一笔的“郑和”!
“呵呵”道衍轻轻地笑了笑,似乎是毫不在意一样“那么你也认为小明不足以享此殊荣吗?”
“当然不是。”郑和摇了摇头“只是觉得,陛下如此旨意,岂不是将小明给推到封口浪尖去了?”
“看来你也是这样想的。”道衍点点头“那么我来问你,你与小明这孩子也已经相处四年,你觉得,这孩子品性能力如何?”
郑和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虽然年龄尚还年轻,但却是栋梁之才。”
道衍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那么我再来问你,小明那孩子今年多大?”
“啊?”郑和愣了一下“十六啊。”
“那么陛下呢?”
郑和又是一愣,似乎是有些明白了道衍的意思。
道衍笑了笑“如今殿下已经到了不惑年纪,而小明还只是十六岁出头。虽然现在小明还只是勉强够资格做一个公爵,但是二十年后呢?三十年后呢?甚至是四十年后呢?如果他不英年早逝,未来必然是国之栋梁。陛下这并不是真的觉得小明够资格,他是想要为咱们大明,为太子爷留下一个未来能够顶起半边天的人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