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杆大烟枪》续作,华裔新锐导演的《低俗小说》即将开拍!”
这是《洛杉矶时报》在扉页上打出的标题。
这条报道在娱乐版中博得了相当大的版面,除了新闻发布会上对叶泽森的简短采访之外,记者们还东拼西凑了不少小道消息,将之包装成了一条醒目的新闻。
光速前进的美国像往常一样喧闹不休。旋转的铅块,印刷的油墨,静电的臭氧。信息随着送报员的忙碌穿梭在一座座钢铁城市里。
当杰瑞读到这份报纸的时候,他正在爱达荷州的郊区,被独立导演格斯·范·桑特折磨得死去活来。老实说拍摄进行的并不顺利,他不适应导演的脾气和对方的诸多要求,和另一位主演基努·里维斯也缺乏相应的默契。
杰瑞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人,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调整自己,努力地进入麦克这个“边缘人”的状态。
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独自打拼,既然托尼在少了他的情况下能排除万难,那么作为搭档,他也一定要变得更加独立才行。
注视着报纸上那张容光焕发的熟悉脸孔,演员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一起加油吧,托尼。”
而拿着同样一份报纸,托比·胡珀那里则又是一番情形。
彼时他正在和斯皮尔伯格一起喝下午茶。没错,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斯皮尔伯格。
好莱坞就这么大,而说起他们俩的交情,那可谓源远流长。很多年前他们曾经合作过一部《鬼驱人》,后来虽然各自奔向不同的领域,行业内的地位也有了不小的差别,可当初的友谊却保留了下来。
“是我领会错了吗,托比?看起来你并不怎么认同你的学生。”瞥见老友杞人忧天的样子,大导演忍不住调侃道。
胡珀摇摇头,忧心忡忡地说:“我只是觉得他太快了,你不这样认为吗,史蒂文?导演不比演员,电影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的。”说到这里,他指向那叠摊开的报纸,“《两杆大烟枪》才下映没多久,他就又急急忙忙地推出另一部新作品。没有打磨,没有融合,没有对剧本的反复修改——老天,这孩子未免也太心急了点。”
“年轻人嘛,过于功利,求胜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斯皮尔伯格耸了耸肩膀,一副过来人的模样,“不过我倒是很想看看他能做到什么程度。”
摩天大楼顶的旋转餐厅属于上流人群,而当镜头飞快地下拉几百米,隔着一条马路和一座电梯,便是日落大道的地铁站。
电子屏幕显示下一趟车还有十分钟,白人男子一边看报纸一边耐心地等待着,当他翻到娱乐版的时候,他身后的男孩悄悄踮起脚,从他和报纸之间的缝隙里读完了那则新闻。
林顿上过几年学,认得不少单词,他看懂是叶先生的新电影要开拍了。——电影,会是很有趣的东西么?男孩猜测着,灰白的小|脸上渐渐有了一点血色。
隔着十三个小时的时差和一片看不见尽头的海洋,这则新闻在东方大陆上亦掀起了波澜。在《好莱坞报道》《芝加哥太阳报》《纽约邮报》上相继引发了几场口水战后,它终于转移了阵地,被《人民日报》和《大公报》所转载。
这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作为第一个在好莱坞扬名的华裔导演,叶泽森身上承载了太多人的关注。
香港,维多利亚码头。
吴禹森站在一艘豪华游轮上,来来往往的外国绅士从他身边走过。餐厅的巨型屏幕里正在播报好莱坞娱乐新闻,那个“香港之子”被无数外国记者包围,年轻的脸上闪过几丝无措。
如果是自己呢?如果自己也去了那个梦想中的电影圣地,会取得怎样的成就?
吴禹森忍不住开始琢磨。前后五年,《英雄本色》使他到达了巅峰,《喋血街头》更是让他被写进了外国电影教科书里。作为“暴力美学”的创始人,他无可替代。
香港这个地方太小,他早晚要做到极致。如果……如果将来真的闯出去,他会迎来柳暗花明,还是狂风暴雨呢?
“一个少年人都如此敢拼敢闯,我还有什么好怕的!”蔚蓝的海水挟裹着碎浪从他脚下迤然而过,吴禹森屹立船头,胸腔里顿时升起一股豪情。
中环金融街,第63层大厦。
叶泽寒放下手中的《香港商报》,嘴角微微上扬。
“行动很迅速嘛,三弟。看来我这个做哥哥的也不能落后。”
他拐进洗手间里,掏出备用手机,向内陆的大学同学打了第一个电话,让对方密切地关注纽交所的道琼斯指数。然后他又向洛杉矶打了第二个电话。
“洛朗先生,想必你已经联系上警方了吧?按着林先生的路子,这对你来说不是难事。”
手机里传来对方不满的抱怨,叶泽寒静静地听了一阵,笑道:“资金很快就会有的,你不要着急。我们下个月5号再联系。”
国际性的大都市飞快运转,如同迷宫一样令人眼花缭乱。跨越遥远的时空,中国西北则是一派平静。夕阳西下,大风苍凉,黄土地蕴吐着千年绵长的呼吸,仿佛一条迟迟不愿醒来的巨龙。
山西祁县乔家堡村,母鸡咯咯哒地满院走。
张姓导演正靠在梧桐树下休息,助理小王摁开了收音机,喇叭里开始播放今天的新闻。
“别乱调,小兔崽子!”小王正准备换到流行音乐台,让导演一嗓子给吼了回来。中年男人训斥道:“多听听国家大事,省得成天净瞎想些有的没的。”
一个香港导演,算哪门子国家大事?小王不服气地想。这片子连影儿都没有,开拍的消息却在十几个广播台里挨个儿轮播了一遍。如此高调,看丫到时候失手了怎么办!
但张姓导演却没有感到不耐烦,他仔仔细细地又听了一遍新闻,猛地吸了一口手中的旱烟。
“才22岁,真是后生可畏。我这么大的时候还在陕西农村里插队劳动呢。”他感慨地说道,在空气里吐出几个烟圈。
离他们十米远处,卫英时正带领着一帮剧务搭外景。他身上早已看不到当初在美国时的意气风发,穿着最简单的土布褂子,汗水混合着泥土弄得他全身脏兮兮的。听到广播里那个人的名字,他愣了一下,扶着梯子的手紧了紧。
“叶学弟,你已经那么成功,可我却……你说我还该坚持下去么?”
卫英时胡乱抹了把脸,凝视着远方的大山,眼底落满怅然。
********************
相比起叶泽森的亲朋好友们的关心和期待,以及中国大众的一致看好,《低俗小说》在美国的讨论可谓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充满信心,《两杆大烟枪》让他们看到了导演出色的叙述能力,继而成为了托尼·叶的影迷。他们相信顶着“续作”的名头,《低俗小说》决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更多的人,他们并不认为续作还能保持前作的水准。这个过于年轻的导演显然被成功冲昏了头脑,他将电影当成了一种快餐来兜售,重复利用,炒冷饭。但是很快,好莱坞的残酷就会给他一个教训,告诉他电影不是那么轻率的东西。
几天后,就在大众还对此津津乐道之际,叶泽森在采访中宣布了《低俗小说》正式开机的日期。
“《低俗小说》是一部全新的作品,在内容和叙述方式上和《两杆大烟枪》都有很多不同,演员也完全不一样。我不希望大家把它当成续集来看。”
对于这个乌龙,叶泽森有些哭笑不得,只好亲自作出解释,随后在记者的追问下,他也公布了主演的名单。
这下好了,如果说先前还有40%的人看好这部电影,现在连10%都没有了。
约翰尼·德普,靠女友蹭头条的小帅哥;乌玛·瑟曼,演过R级片的十五线女演员;塞缪尔·杰克逊——噢,有人知道他是谁吗?
整个剧组唯一靠谱的只有布鲁斯·威利斯。
没错,托尼·叶的确喜欢用漂亮的年轻偶像,这不是秘密,《两杆大烟枪》里就是如此。但他以为人人都是杰瑞·克鲁斯那样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才吗?
瞧瞧这个约翰尼·德普的履历:
电影主演过几个烂片,遇到的好片子他全都跑了龙套,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是三季肥皂剧,他在里面演一个阳光奶油男。就连怪才导演蒂姆·波顿的《剪刀手爱德华》,都因为他是主演而不令人待见,发行方遇到了大|麻烦,首映州只有两家电影院愿意排片,简直是个大笑话。
………所以,托尼·叶一定是脑子秀逗了吧?难怪杰瑞宁愿去拍同性恋电影也不带他玩儿了。
媒体们议论纷纷,在各种各样的声音里,又有知情人透露,叶泽森曾经找过约翰·特拉沃塔来出演男主角,只不过被后者拒绝了。
特拉沃塔后来证实了此事:“叶先生确实邀请过我,但这部电影与我的档期冲突。剧本真的很不错,我欣赏叶先生的才华,请大家给年轻的电影人一些包容……”
总之不管外界如何说,《低俗小说》开始拍摄已是不争的事实。
叶泽森带着团队低调地来到洛杉矶郊区的镇上。第一天的拍摄依旧缺乏效率,主要是让剧组、演员们进行磨合。晚上没有夜戏,导演安排了一下明天的工作,回到事先联系好的酒店里。
刚进大堂,就有一个服务员叫住他,说他的弟弟已经在这儿等了他好几个小时了。
弟弟?
叶泽森一愣,这才注意到前台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一个男孩儿,穿着干净的白衬衣,瘦小,沉默。对方转过脑袋,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朝他看过来——居然是林顿那个小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