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荆建送的东西都太多,甚至多的让人害怕。因此其他人似乎还沉浸在优惠的喜悦中,反而在场唯一女人小紫还能保持清醒,这让荆建多少有点欣赏。
条件当然有,荆建也不是活**,他直截了当的提出要求:“我需要一个上市公司的名额,沪江、南湾都可以,行业同样不限,产生的费用全部由我承担,我就是需要个名额!”
“这么简单?”吴耀东他们全都大吃一惊。
“这很简单吗?”荆建同样被他们的反应弄糊涂了。
还是杨刚心地好,他连忙向荆建解释:“外面人可能弄个名额挺难,但我们几个都能递上话。吃几顿饭,最多你再安排个出国考察,几十万费用顶天了。这样你可是吃了大亏。
“哦?”荆建一下子来了兴趣,想要详细的了解一下。就不说他重生的时候,就算在新世纪交界的时候,国内一个上市公司的名额都要打破头,甚至一个壳资源都能价值几千万上亿。
于是杨刚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原来国内的证券市场刚刚开始,根本不是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的时候。上市公司的名额,说紧张也算紧张,毕竟还是有不少需求。可是说不紧张照样可以,许多企业的领导根本都不知道上市是怎么一回事,甚至还很反感。这现象就比较有趣,因为基本都是国企,而上市公司就算做假账,那也需要对股民公开,而那些领导就根本不愿意向公众开放。
不管原因如何,反正现在的上市公司名额基本都是摊派,每个省每个部委都能分几个,你说沿海思想开放的省市,或者像经济工业的部委可能还不够,但像内地或者务虚的部委拿到名额后,除了一脸懵逼还是一脸懵逼,根本就用不上啊?
而且捏在手中还不愿意调剂。凭什么我的东西要调剂给你?省市之间或者部委之间的交往,除了人情以外,根本就没其他好处,所以每年烂掉的名额都有那么几个。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名额根本搞不到。但在有些人手中,却根本不稀罕。荆建笑着摇头,也就是在特殊时期,才会出现这样的反常情况。他说道:“不瞒诸位,这条件我有点失算。不过各取所需,说出的话再反悔,那以后就没有老同学、老朋友的情分了。咱就说定了,就一个名额。如果名额还多的话,我另有回报。”
“小建,大气!”吴耀东翘起大拇指,气氛也轻松了许多。而且荆建并不隐瞒自己的失误,这也让吴耀东他们自如了许多。否则面对如此耀眼的成功,说实在的,像是和从不犯错的神在打交道,很不自然。
荆建倒是无所谓这样的失误,本身这个名额就很珍贵,无非是在几年以后罢了。另外他就是围绕着大丰钢铁要打造个核心产业,准备慢慢开始布局。
荆建绝不会忘记,未来中国钢铁产业的两大致命伤——铁矿石进口问题、产能过剩的问题。
先说那铁矿石进口问题。虽说荆建收购了澳大利亚的内陆矿山以及周围地区的勘探开采权,但最大的限制就是交通运输,需要修建专用铁路、公路和码头,才能通过散货轮运往中国。而这笔投资将高达20亿美元左右。
另外就是铁矿石进口的利益交错。先不提前世发生的谈判中的间谍案,国内的某些利益企业,为了保证垄断进口渠道,甚至沦为境外矿业巨头的帮凶,一起抬高铁矿石的价格,压榨国内的钢铁企业。更为奇葩的是,这些利益企业居然还是铁矿石谈判的中方代表?
由此可见,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就需要未雨绸缪的早作准备。简单点说,就需要多些同盟军,多些资金。因此引入吴耀东这样的新股东就很有必要。
那个产能过剩问题就更严重。甚至在未来,大丰钢铁所在的唐山市一地瞒报的产能,都已经远超现在全国钢铁的总产量。而这个问题基本无解,所以荆建才会减轻自己的权重。甚至会在适当的时候融资上市,进一步的在资本市场套现。
那个上市公司的名额反而变成了添头。事实上,此时国内证券市场的容量还太小,荆建也不怎么看得上。真想要大规模融资,在美国、欧洲、日本、香港,他都有自己的渠道。
不过看不上归看不上,能拿到名额总是好的。既然有今天这样的机会,荆建也不妨多利用这些大院子弟的能量:“给你们个消息,我手头有笔来自苏联的资金,想要在国内办些合资企业。你们有没有关系?”
“苏联?”吴耀东他们全都大吃一惊。此时国内对苏联的感觉就是穷和乱,怎么也不会想到苏联的资金也对中国投资感兴趣,。于是吴耀东笑问,“小建,我可提醒你,现在卢布可不值钱,而且苏联没啥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地方和企业那些人的兴趣没有欧美那么大啊?”
“对外汇总有兴趣吧?”荆建说道,“这次苏联拿出的是美元。而且只对成熟的企业有兴趣。你们也知道,苏联国内商品紧缺,需要大量的日用品,对质量要求并不高,反而对价格比较敏感。还有,一定要速度快,能迅速的出口到苏联。”
“你说的都是些轻工业?”吴耀东立刻轻松下来。此时国内大批轻工业国企同样产能过剩,他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那有多少资金?”
“起码一亿美元吧。”
气氛一下子就欢快起来,有钱就没有任何问题:“那好,小建,我们会给你留心。到时候等我们的消息。”
“……”
一旁的李安民一直保持着沉默。看着荆建意气风发,他说不出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本来还想再等等,维持着李家的矜持。可听到那“一亿美元”,怎么也淡定不了,这本来全都是李家的资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