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呼哧呼哧的骑了十几里地,又回到公社院子时,迎接他的只有吐着舌头的大黄狗。
一时之间,他脑子里嗡嗡嗡的响,我的老天爷呀,我这一世英名,怎么被一个小丫头给说动了呢,信她的什么卖掉的鬼话,他仿佛已经看到挂着牌的自己。
他腿有些软,推着车子慢慢走着,直到走回队里,太阳已经落山,看着地里被打的七零八落的庄稼,躺了一地的麦子,他的勇气又回来些,管他娘的,饿死了可就啥都没了。
至于怎么卖,谁出的馊主意谁去擦屁股,总不能好事全占,坏事甩开。
一回队,张支书先去了宁溪家。
宁溪家正收拾昨晚收回来的乱糟糟的菜呢,看支书来了,宁满明忙上去招呼道:“支书,你咋来了?有啥事捎个话来就成,我家这乱成一团,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没事,我就在院子里坐着,你们自个忙自个的,我找宁溪。”说着就往院子里的砖头上一坐,也没让人给搬凳子。
宁溪心里窃喜,搬了两个小凳子出去道:“支书,你找我呀,你坐凳子上,砖头有点湿。”
“说吧,你打算怎么卖?”支书接过凳子放在屁股下面,坐稳了后开口道。
这是公社同意了?公社领导很有胆气嘛,也是聪明极了,若不同意,自个肩上的胆子不是更重了吗?
“公社领导怎么指示的?”宁溪问道。
“没指示,说是将队里的苹果报绝收。”
好吧,宁溪明白了,这就是支持了,只是不能大张旗鼓的支持,怎么卖还是得自个想办法。
“既然领导都同意了,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您参考参考。”
“说。”
“我的想法是咱们这么多的苹果,肯定不能散卖,也不能卖给收购站,这样卖不了几个钱.....”
宁溪没说完就被打断:“你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你想卖给谁?”支书本来还以为这小丫头说要去黑市卖呢,要卖她去,出了事谁也不认识谁。
“卖给城里的厂子,咱们大队翻过九岘山就是灵武县,那里属于山省,谁也不认识谁,找大厂子,卖完就走,现在这年景,没有不缺吃食的,只有大厂子不缺钱,能买下咱这么多苹果,而且咱是集体卖,不是个人卖,也不算违反政策。”
“是啊,咱们是集体的,又不是个人倒卖,我怕个啥,哪需要翻那么一大座山,在县城里就能卖光,县里的搪瓷厂厂长我还认识呢。”张支书从投机倒把的思维里解脱出来后,兴奋道。
“支书,咱给上面报绝收,结果去卖苹果,让人家知道,公社领导都得被连累了。”
反说正说都是你的理,支书一脸嫌弃的看着宁溪道:“那行,我回去安排,可是那边谁也不认识,卖不出去可咋整?”
“支书,到时候你写个介绍信,再写个证明说是队里集体的苹果,遭灾了,要卖掉买救命粮,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不会拒绝的。”宁溪想,这么新鲜的苹果,会拒绝才怪,就算厂子里不买,也会有人抢着买的。
“成成成,我让几个队长商量去。”
“支书,人多嘴杂,参与的人越少越好,你只要找人把苹果都放到大队部,然后再挑出好的,找几个可靠的社员去卖就成了,当然也得找两个能人带队,到时候卖了苹果就地买粮,等拉着粮食回来,你就是大队的救星呀,苹果毕竟不是粮食。”
宁溪这话说的支书心里舒坦许多,这丫头人小想的倒仔细,就是,如果提前说了,万一有人走漏风声,或者使坏就不好了。
想到公社领导说要下来视察情况,张支书想这个事得快,不然夜长梦多,谁知道还会有谁来看情况呢。
说干就干,张支书连夜让人挑出完好的苹果,一共装了三十袋,大概一千斤左右,山路狭窄,架子车走不了,将队里所有的独轮车都装满,车还是不够,一车四袋,得八辆车在,整个大队也只有六辆独轮车,剩下的六袋只好不带了,已经很多了,还不一定能卖掉呢。
宁溪强烈要求跟着去,支书同意了,桩桩件件的,他觉得这丫头好像有些邪性,哪哪都有她,这回也少不了,她出的主意自个兜着呗。
摸黑走了一夜,才终于翻过山去,天快亮时,看到前面的村庄了。
宁溪和一起来的妇女主任牛珍先出去查探情况,车子都先放在山里。
二人走了一路,看到这里好像并没有遭灾,地里的麦子豆子都长得好好的,还看见几片稻田,这在北方这不多见呀,可见虽然只隔了一座山,这边却被老天爷格外偏爱。
走着走着碰见一个牵着牛的壮汉,宁溪笑着问道:“叔,你知道城里怎么走吗?我和我妈走亲戚的,迷路了。”
“朝北走,走到头再朝西走,大概二十多里就到了。”那壮汉热情道。
“叔,我还想问一下,你们这还可以种稻子吗?那是不是家里都能吃上大米呀?”
“也能种,不过不多,得靠河不缺水的地方才能种,种一点图个稀罕。”壮汉爽朗中带点自豪道,这稻子可能换不少好东西呢,城里人就爱吃这个,靠着这稻米,他们村的日子可比别的村都好过些。
“那太好了,到亲戚家就能吃上大米了,听说大米可好吃了,我还从来没吃过呢。”宁溪一脸没有见识的道。
“那可不是谁都能吃上的,只有俺们村有。”
“叔,我给亲戚带了两袋苹果,你看能不能拿一袋苹果跟你换点稻米呀?”宁溪说的这么直接,壮汉一时不知道怎么接,可是苹果确实是个稀罕物,本地不产苹果,更不会有人去买,城里买苹果还要票呢,农民哪里舍得,他看一眼旁边的牛珍。
牛珍一直没明白宁溪要干什么,故一直没接话,话说到这份上,她也明白一些了,道:“大兄弟,实话告诉你吧,我家里有两棵果树,今年遭了灾,好不容易抢下来一些好的,就想找亲戚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换点粮吃。啥粮都成,小孩子嘴馋不懂事,就想吃好吃的,能活命就不错了。”
牛珍说着就哭起来,那壮汉心里一动,谁家还没藏着点粮食啊,眼看夏粮就要收了,大热天的,吃个果子多得劲啊。
“大妹子,那你有多少苹果呀?在哪儿?”
“就两袋,我侄子在后面拉着呢,还没到,我先来问问路。”
“那成,咱一斤苹果换一斤粮,这会天还没完全亮,我回去取粮食,你在那棵大树下等我。”
一想到儿子吃着果子的笑脸,壮汉等不住了,回去迅速找了几家相熟的人家,一问,果然都想换。
没到半小时,壮汉就带着几个村民抬着一袋粮食来了。
“粮食重,这一袋就是七十斤,五斤稻子,三十斤麦子,剩下的都是玉米。”
宁溪一看,有些失望,是还没脱壳的稻子和麦子,这净粮可是要大打折扣的,可是粮食比啥都贵重,她也不能挑拣啥,也是这里没遭灾,就这些粮,如果在自家那边,谁舍得宝贝粮食换果子呢。
那些人走后,牛珍和拉车的王昌,看着粮袋子喜的不知道说啥。
“宁丫头,真有你的,只要能换到粮,咱也算没白来。”
“我想咱卖了苹果也要买粮,还不如多换点粮,再卖点钱,这样才两全嘛。”
农民才有存粮,城里人是只有钱没有粮的,如法炮制,走了几个村子,就已经解决了两车苹果,换了好几袋粮食,虽然后来换的粮都没有第一次的好,什么豆子红薯土豆荞麦糜子,啥都有,来卖苹果的社员却越走越轻松,心里的石头是放下了。
两个车已经掉头回去,剩下的人还要继续前进,不知前方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