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网站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献帝崛起 > 第679章 捕蝗之术

第679章 捕蝗之术(1 / 1)

“秉畀炎火古有经,始不扑除继无及。”————————【捕蝗谣】

马日磾在皇帝这边吃了瘪,不敢再出头言语;董承也没什么好法子,坐在那里假装深思,不肯先发言。

赵温一时也像是为此事难住,说来说去都只是古人用过的一套陈腔滥调:“蝗虫本无可怕之处,只是往往集结成群,变化诡谲,方使人生惧而已。然而天下所有的虫都是一类物,譬如蚁、蜂,没有不畏人易驱的,蝗虫亦是如此。”

董承像是很感兴趣,不由催问道:“是这个道理,然则有何计可除之?”

“天下之田皆有其主,若使百姓黎庶自救其地,未有不尽力殚精的。我听说飞蛾赴火而亡、蜘蛛就灯而织,可使夜设篝火于沟坎旁,驱虫纷至,且焚且埋,如是可殄尽矣。”赵温缓缓说完,轻吐一气。

利用生物趋光性来杀虫的法子古已有之,赵温说的这法子虽不新鲜,但经久耐用,也算是一个抛砖引玉的献芹之策。

有了赵温起头,董承自不甘居于人后,他想的法子最为狠厉直接:“蝗虫初生、飞落在地,皆小众而害轻,民多不以为意,及长,乃无以为力矣。愚臣浅见,当勒令各地百姓、黎庶,凡有见蝗群,务必报官扑杀。若地主邻人敢荫蔽不言,则杖之。人告其官若受而不理、或受理而不亲临扑除、扑除未尽而妄称已尽者,亦依律罚罪。”

董承深谙皇帝‘治民先治吏’的意旨,不说如何灭蝗,单说如何督促负责灭蝗者,说的皇帝连连点头。

尚书仆射吴硕见状,立即附和说道:“臣昔年无知,依陛下圣明睿鉴,方明虫乃卵生,于今蝗虫正炽,不免有飞落遗卵、以待来年者。故在捕蝗使除蝗之余,亦要多加探询,凡飞蝗住落处,应差人取掘虫卵,若取之不尽而致来年复生者,则以罪论处。”

董承与吴硕二人显露严苛本性,动辄杖责降罪,让马日磾、杨琦等士人大为皱眉,十分反感——偏偏皇帝又喜欢这一类的言论。

杨琦知道皇帝好实务,不想说那些‘蝗虫是乃天咎,务以修德自省’、‘除天灾者当以德’之类的虚言,又不想在董承等人的高压之下,捕蝗使人心忐忑,不敢用心效命。于是在想好了一番措辞后,杨琦沉着的说道:“罚使人畏过,赏使人悦命。太尉所言皆为惩处,未及地方用命捕蝗,如何封赏等事,臣以为不可。”

皇帝也不想因此打击地方的积极性,刑罚的作用只是威吓,主要还是以利益驱使:“赏与罚缺一不可,此次除蝗添入吏部年终考评,除此之外,也要有金帛等财物赐下。”

说罢,他想了想,忽然有了个主意:“官府催促,虽说是好事,但于黎庶来说,到底是件烦扰之事。何如诱之以利?譬如以五斗蝗易一斗粟,时下黎庶深受旱情之苦,朝廷总是要以麦粟接济,倒不如以此诱使捕蝗,岂不一举两得?”

董承眼前一亮,深觉这是个两全的法子,兼之又是皇帝提起,如何不随声附和?

倒是赵温忽然沉吟道:“此法虽妙,但也难保不会有奸吏趁机牟利,从中倒卖。”

皇帝正好想到了这里,如今市面上的麦粟一石值数百钱,若是将蝗虫与麦粟直接挂钩,难免不会有人上下其手——譬如将收来的蝗虫偷偷送出去,转回来再换粮食。

吴硕知道这是表现的时候了,他立时说道:“只要将当天收来的蝗尸集中称量,当众焚毁,由捕蝗使、亭长等员签发凭据,各定其责,便可无虞。”

如此一来,等若是提高了犯罪的成本与难度,皇帝轻轻颔首,同意了这个法子。

杨琦在一旁趁热打铁,继而说道:“追捕飞蝗,必然会损坏田间禾苗,如此愈劳百姓。今岁既有免税在前,官府不妨以其价赎买之,以慰人心。不然,何人甘愿捕蝗者践踏自家田地?”

赵温甚为动容,他只知杨琦性情耿直强项,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大族士人,喜欢引经据典、仗着家世与名望时不时给皇帝点颜色。却没想到这样一个人,居然也能关注到如此细微之处,若不是心存百姓,就算是能想到这一点,也未必会主动去想法解决。

这样想着,就连皇帝心中也不免对杨琦高看了一眼,连带着弘农杨氏,似乎也不是一无是处了。

杨琦说完后,沉默已久的马日磾为了表示自己的能力,也搜肠刮肚般的说出几个建议,他精通经术,满脑子都是‘修德内省’这一套话,更认为多杀蝗虫有伤天和,对董承、赵温等人的法子不以为然。但皇帝已有言在先,他也不会糊涂到故意忤逆,只得勉强说出几个可有可无的建议,权当应付了事。

治民本非荀攸所长,加之其又非三公,不说也没什么,所以荀攸在一旁宁可藏拙,也不愿为了进言而进言。

皇帝见除蝗的事务有了大致的方略,心境顿时安定了不少,即刻吩咐吴硕将今日议论的内容整理出一份章程,用来让捕蝗使以及各地官员身体力行。其实除了这些法子以外,皇帝知道还有豢养鸡鸭吃蝗、以及人吃蝗的法子,只是在这个时候,豢养鸡鸭不仅来不及,而且小家小户,普通百姓家养的鸡鸭一天又能吃多少斤蝗虫?

至于将蝗虫食用的法子,最常见的不过是油炸,可一般黎庶谁家又舍得浪费油?皇帝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一边是要改进食用的方法,一边是观察这两日的时局,再将它拿出来。

此间话完政事,皇帝忽又提到旁的:“给中散大夫宋泓的惩处,尔等都接到了?”

董承顿时一个激灵,出声答道:“臣等既奉口谕,便立时责成中台拟诏,如今诏书已然发下。”

同为皇帝的丈人,董承向来视中散大夫宋泓、城门校尉伏完为竞争对手,只是伏完向来安分守己,董承一时找不到错处,唯有宋泓不知收敛,常以宠妃之父自居。董承早就看其不惯,今日虽不知道是为了何事,但一接到穆顺带来的口谕,他便迫不及待的让吴硕拟诏发下,也不曾顾及马日磾、杨琦等人阴晴不定的神色。

此时被皇帝提起来,饶是适才屡出良谏的杨琦,心里也不免惴惴了起来。

最新小说: 抗战之铁血战刀 软酥腰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抗战:我有无限大礼包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大明第一公 世子无双:纨绔败家子 两相欢[白蛇] 斗罗:开局无敌,从女神抢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