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初级模式下,所谓日军的机械化部队,现在根本就没有大量的坦克来集群作战,它也根本没有集群作战的意识,也就是少量坦克伴随步兵这样的最初级模式。所以说与其担心它们在北方横冲直撞,还不如说我们没有训练好反战车的战术。我们的坦克在淞沪会战中损失惨重,说到底两个原因:一是日军的战防炮打得准;二是日军步兵不用战防炮就靠手留弹也能对付战车。这不是训练问题是什么问题?
日军的坦克,根本跟欧美坦克没法相提并论。实际上我们自己的坦克(都是进口欧美的)是强于日军坦克的,但我们用不好这又能怪谁?日军根本不用战防炮也能搞掉我们的坦克,说穿了还是训练的问题。
如果说我们能像日军那样对付坦克,还怕什么机械化部队(这么初级)?实际上忻口会战中守原平的国军,就三下五除二的收拾了日军的坦克。在后来的台儿庄会战中,滇军以密集队形捕捉日军坦克固然说明我们缺乏好的反战车训练,但就这种笨办法也照样收拾了日军的坦克。
日军的所谓主战坦克(因为太差都不好意思提这个词),现在无非四种:1927年模仿法国雷诺坦克搞的第一号战车;还有1929年研制成功的第二号战车,也就是89式中战车;至于95式轻战车和97式中战车,分别是在35年和37年才投产。
也就是说沪战的时候,日军还没有后来数量最多的97式,主要就是89式和少量的95式。1938年的时候,日军的全部坦克大约是500辆左右。由此推算,1937年日军的坦克数量不会超过300辆。这听起来不少,可是别忘了我们也有将近200辆。再说当时的坦克可不是现在的坦克,跑的时间稍微一长就坏了,更不用说打仗了,所以几百辆实在不算多。
不光如此,日军在战略上就认为亚洲不是很需要坦克的地方(因为没钱只好这样说了,不过也反映出高层的笨蛋)。更不用说这个时候坦克集中作战的思想只是在欧美刚刚兴起,日军还压根不懂。认为“欧美和日本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亚洲的战场未必能够适应坦克的大规模使用”,这就是当时的日本军部对坦克的观点。
二战日本陆军的机械化部队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种类非常多,但是每一种基本上都非常弱(缺钱造成的)。二战日本陆军最拿得出手的坦克,也就是97式中战车改、一式中战车奇黑、三式中战车奇努这三种。后两者数量极少,主要就是这个97式中战车改也就是所谓的97改。当然37年97改还没有影子,就连97式也都是刚刚投产,部队还没有见过。
这些坦克都只是分散配属各个师团,成立集中的坦克部队(日本叫机甲军),要到1942年6月。徐州会战和南昌会战,日军开始采用坦克集中突击,实际上当时这种战术还很稚嫩,徐州会战坦克部队就损失惨重(南昌会战比较成功)。更不用说,到了38年和39年同苏联的两次冲突(张鼓峰、诺门坎),和苏军坦克部队真正一练,才显出日军这方面还差得太远太远。陆军由于穷,直到日本投降,战车师团总共也只有4个。37年的现在,纯粹的战车师团还连影子都没有,只有两种师团:一挽马、一驮马。
所以这个所谓的日军机械化部队,极为初级。就连摩托化也是初级的要命,还主要靠骡马运输,行军主要靠士兵的脚。把步兵配属少量汽车、少量坦克视为机械化部队,只能说这是因为中国军队更穷,水平更低。
因为缺钢材(都拿去给海军造舰了),坦克10吨以下为轻型,10到20吨为中型,20吨以上为重型,这就是日军坦克的分级标准。但按照欧美的分级标准,20吨以下均属轻型坦克。说穿了,日军的所谓主战坦克拿到欧美,只能算是轻型坦克。
更不用说,日军坦克和欧美坦克综合比较,主要弱点就是:火炮口径小、装甲薄、吨位低、速度慢、行程短,所以实战中的火力、防护力和持续力都很低下。此外,在悬挂装置、发电和传动装置、液压气动装置、机件坚牢度、无线电通讯、光学器材等方面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距。
欺负我们一个顶俩的日军坦克,在1939年7月4日苏日诺门坎冲突中,双方都投入了100辆左右的坦克。苏军的T28和T30坦克吨位大、装甲厚、行动半径大、火炮射程远、射速又快。而相比之下,日军坦克吨位小、装甲薄、行动半径小、火炮也很落后。两军对阵,日军完全不是个,直接被海扁一顿。参战的89式中战车34辆、97式中战车4辆、95式轻战车35辆,分别被击毁了17辆、1辆、11辆,步兵几乎全员玉碎,以惨败告终。指挥此役的朱可夫将军当时就指出:“日军的坦克相当于我们的MC—1式坦克,非常落后,武器很差,最大行程小。”MC—1式坦克是苏军中20年代末服役的坦克。
我前面说过朱可夫将军打赢日军是用了牛刀杀鸡,实际上那是指整场诺门坎战役。而在7月4日双方的这场坦克战中,苏联红军完胜日军,只能说朱可夫的刀比日军的刀更快。
说实话,苏联红军有苏联红军的问题。但说到坦克以及反坦克的手段,还有空军,确实不管是武器还是训练,都要比我们国军强得太多太多了。实际上很多人评价希特勒之败,都把重要原因归结于苏联的大和寒冷,我认为这样说并不准确。
苏联是很大,也很冷。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工业能力,尤其是出乎德军预料的强大坦克,苏联被希特勒打趴下我觉得是很有可能的。当然美国的援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说到底自助者恒助之。
但大家嘲笑日军坦克的时候,不要掺入现在的见识来评价当年的情况。在二战还没有打响的时候,日军的坦克并不是特别落后(看和谁比,当然苏联它是万万比不上的,希特勒还不是照样在这个问题上跌了跤)。日本的问题在于国力不足,所以海军挤占了过多的钢材,因此二战一起欧美各国的坦克一年一个样,这个时候就显出日本完全跟不上了。
37年的时候还不是这样,但后来世界军事装备的进步可以说一日千里。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德军虎式坦克的厉害,但别说我们现在的MBT3000型主战坦克或者99G主战坦克了,恐怕一辆69式也可以秒杀虎式。所以分析过去一定要有时间意识,不要搞关公战秦琼。
如果日军的装备已经进步到了对我们碾压的高度,我就不说这个问题了。别说69式了,也别说虎式了,哪怕日军开的是T34,我都不说我们的根本问题是训练,反战车训练。因为日军现在的薄皮小豆丁,我们不是没有办法对付的,只能说国军确实太逊了。
关于日本陆军的这种穷,到底应该怎样理解,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不管是江结時还是茅则冬,还有中国所有的军事家,都喜欢强调日本缺乏支持长期作战的国力。没别的,日本就是穷。不是说日本比我们落后,而是日本比我们小得多。小日本嘛。
这种小不光是说它国土面积小、人少,而是说它没有强大的以及厚实的国力来支撑长期战争。
因为它小,所以别看它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好像挺厉害的,实际上它根本没有底蕴,只要打得时间稍微一长它就露馅了。石原莞尔之所以主张不扩大,就是因为他是日本少有的几个看到这一点的智者(当然也是一个半瓶子的智者,要不然不会鼓吹北进),可惜日本全国都沉浸在蛇吞象这样的狂想之中,谁能听得进智者的清醒之言。
说实话这种缺乏底蕴的国家是经不起一次打击的。说个大家都能听懂的话,像美苏这样的国家别看刚开始好像被德日打得挺惨,但他们有长期发展起来的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底蕴。所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会越打越强。而像德日这样的国家,尤其是小日本(德国虽小但毕竟有底蕴),是经不起失败的。一但不能“一击”把敌人KO,一丧失主动权那就注定失败。
日本那时候为了侵略可以说把绝大部分的国力都用于军备,国内群众实际上穷得一塌糊涂。最早侵华日军吃饭每餐还有水果、糖等东西,等到挑逗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就没有了,连饭都是用饭盒蒸,每个人都是定量的一点点,想吃饱门都没有。再后来随着战事吃紧,很多地方只要游击队不是太活跃,守备队都只能换棒子了,连枪都配不起。装备也一落千丈,步枪用草绳系着,有些人可能连武装带都没有。吃的东西也从白米饭变为棒子面窝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