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答道:“是夏绥节度使麾下的高崇文将军。”
德宗一脸疑惑的说道:“夏绥的高崇文?夏绥的兵马怎么会在长武城?”
没等李泌回答,恍然大悟的俱文珍说道:“陛下,夏绥节度使韩全义麾下确有一后起之秀叫做高崇文,老奴听神策军众位王希迁曾经提起过此人,说高崇文勤于军政,为检验练兵成效,还常请求带兵在各边镇游弋,既是熟悉地形,也是为增加实战经验。”
李泌说道:“确实如此,一个月之前,高崇文主动率三千步骑来到长武城,将已经荒废的长武城简单修葺了一下,就驻扎在这里,一方面防吐蕃秋季抢粮,一方面和其它各镇的防秋兵演训,以提高自身的战力。邠宁主帅张献甫之所以没考虑到他的存在,除去夏绥同为边镇,无需出兵防秋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夏绥军将士都是神策军中尉管辖,张献甫认为吐蕃军犯边,高崇文必定会率军后撤。”
德宗听了担心地说道:“虽然神策军中有如此专注于军事的将军,但是他名不见经传且手下只有步骑三千,如何抵挡三万吐蕃铁骑?”
“所以臣建议陛下降旨,命他在佛堂原利用地形设伏,智取吐蕃三万大军。”
“佛堂原?”
“佛堂原乃是吐蕃进出的必经之路,四周山峦环绕,中间只有一条狭长的平地,吐蕃骑兵根本无法展开队形。加之四面都是山,非常适宜在此设伏,如果陛下能降旨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让他派昭义军的功曹参军裴度和大将李光颜率五百骑兵紧急驰援,并且准许他们临战之时随机应变,不要派监军使进行掣肘,臣以为完全可以在此打败吐蕃军。”
张延赏奏道:“陛下,让高崇文率手下的区区三千余步骑去抵抗三万吐蕃铁骑,这无异于是以卵击石,昭义军五百骑兵不过是徒增损失。况且,裴度只是一个小小的功曹参军,他又有何德何能去参赞军事?”说到这,张延赏不经意地扫了一眼舒王一眼,然后继续说道:“臣认为李相公这是在用朝廷的兵马赌博,赌赢了是他的功劳,赌输了却是朝廷的损失。”
舒王也会心地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认为此举确实有些冒险。刚才李相公还说朝廷缺少战马和骑兵,高崇文手下最多也就有一千骑兵,就算再加上昭义军的五百骑兵,不过是一千五百骑而已,相较于吐蕃三万铁骑相差二十倍,儿臣觉得此战绝无胜算。既然明知绝无胜算,再损失这宝贵的一千五百名骑兵,实在是不智之举。”
张延赏又借机拉拢俱文珍,说道:“朝廷为了推行监军使排除了重重阻力,好容易才取得各藩镇的认可。而且监军使也确实对藩镇将帅的不法行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监督作用,今日李相公突然提出不让监军使监督,臣怕此例一开,以后各藩镇将帅以此为例,臣担心监军使从此将如同虚设、名存实亡。”
俱文珍并不打算领张延赏的人情,所以并没有表态,他心中此刻自有另外一番盘算:李泌之所以建议陛下不派监军使,确实是有利于统兵将领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能随机应变。因为监军使毕竟出自内宫宦官,不知如何临阵御敌,只会掣肘将帅临阵调兵遣将。另外,李泌此举也是想表明他对宦官掌握兵权的排斥。
如果换做是其它藩镇,俱文珍肯定会和舒王、张延赏遥相呼应,但是高崇文所在的夏绥军却是隶属于神策军,如果高崇文胜了,是神策军的功劳,神策军中尉知人善任,自然功不可没,证明宦官掌握兵权对朝廷有利无弊。但是如果高崇文不幸战败也情有可原,毕竟双方兵力悬殊,也算得上是虽败犹荣。至于朝廷损失几千士卒的生命和一千五百匹战马,这对于俱文珍来说,则根本不予考虑。
德宗倒是对张延赏和舒王的话比较在意,对李泌说道:“爱卿,刚才张相公和舒王所言很有道理,这也是朕所担心的。”
李泌答道:“陛下,战场临敌,战机稍纵即逝,胜败往往在瞬息之间。臣之所以提议不设监军使,并不是借此来要挟陛下取消监军使,而是此战胜负的关键就在于随机应变。臣侍奉几位先帝和陛下期间,历来也只是参赞大局,从未建议该如何临阵指挥。所以臣才谏言此战不要派监军使,以免对将帅有所掣肘。”
德宗听了点头表示认可。
李泌继续说道:“至于裴度,自他到昭义军李抱真麾下出任功曹参军以后,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臣曾经去河北参与平定朱滔等藩镇,听西平郡王李晟跟臣多次谈及裴度的才华,推崇他有将相之才。如今昭义镇一片祥和,李抱真醉心于修道养生,与其让裴度在昭义军内无所事事,不如将他调到边镇参赞军务并加以历练,假以时日,必成辅国栋梁。”
张延赏还想再次置喙李泌的建议,德宗却阻止了他,说道:“如果高崇文真能用三千步骑战胜吐蕃三万铁骑,朕一定不吝赏赐,以郡王之位相待。至于裴度,既然李相公认为他是个人才,朕也给他机会到军前效力。传朕旨意,快马加急赶往潞州(又称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着昭义军功曹参军裴度和大将李光颜率五百精骑驰援,与高崇文的人马在佛堂原设伏,打击吐蕃人的气焰。另,朝廷的军饷已经拨付,各藩镇防秋兵尽速出兵。”
……..
散朝以后,俱文珍让小太监将王希迁找来,嘱咐道:“你赶紧给在长武城的高崇文下命令,这一战是内宫掌握神策军以来最为关键的一战,让他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王希迁却忧虑地说道:“公公,这高崇文虽然平时练兵十分卖力,治军也很严格,可是他现在手里毕竟只有三千步骑,以三千步骑对三万骑兵,恐怕就算有地形优势,高崇文也难以取胜。”
俱文珍怒道:“笨蛋!你想想,李泌向来不做无把握之事,既然他看好高崇文这三千人,就说明他对此战有把握。让昭义军的李光颜率五百骑兵支援,不过是来分高崇文的功劳而已。自内官掌握神策军以来,那些藩镇将领颇为不服,多次在陛下面前谏言,削去内官的兵权。难得吐蕃人在仲夏入侵,各边镇的防秋兵尚未到位,李泌也是不得已才倚重神策军来冲锋陷阵。如果这一战取胜,必将大大提高神策军的威望,令陛下对内官更为信任。所以,咱家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对高崇文进行威逼利诱,务必要保证神策军通过这一战扬名。”
……..
潞州。
自李晟和马燧相继被解除兵权以后,李抱真就失去往日的壮志雄心,开始迷恋上了修道炼丹,无论裴度、李光颜等人如何劝谏都痴心不改。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得知此事以后,主动向他推荐了一位名叫孙季长的道士,说这位道士握有炼丹秘术,只要服下他所炼制的金丹以后,就可达到长生不老、白日飞仙的境界。希望李抱真能虔心修道,用诚意打动孙季长,让他为李抱真筑炉炼丹。
李抱真此时对黄老之术已经近乎于痴迷的程度,突然遇到孙季长这么一个道行高深的道士,自然希望能得到他秘制的金丹,所以对孙季长奉若神明。他认为自己精诚所至,一旦将孙道长伺候满意了,为自己炼出仙丹,就算不能白日飞升成仙,能做到长生不老也心甘情愿。为此,李抱真还特意让工匠为自己事先精心雕刻了一只木鹤,闲暇之余就穿上道袍骑着木鹤练习骑乘之术…….
眼看着李抱真对修道炼丹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裴度和李光颜的内心都极为失落,李抱真痴迷于此,根本无心进取,早晚会因服食金丹而中毒身亡。裴度曾将此事写信告知李晟、马燧和王武俊等人,希望他们能对李抱真进行劝慰。可惜任谁写信劝说,李抱真也是置若罔闻。
就在二人在昭义军内整日无所事事的时候,朝廷派中使到潞州传旨,调二人即刻率领五百昭义骑兵到长武城与高崇文汇合,共同抵抗吐蕃。两个人听了以后马上领兵向李抱真辞行,直接向长武城而去。
………
舒王自从发现了李万依旧对郜国公主恋恋不舍,就暗中指使潜伏在公主府上的眼线,为郜国公主指出了与李万幽会的方法:趁着郭曙被羁押这段时间,金吾兵因无人监督而有所懈怠,花高价租下公主府的隔壁人家的院子,然后悄悄从隔壁的院子公主府挖了一条密道,直通郜国公主府的后花园,让李万乔装打扮,从隔壁家的密道进入郜国公主府。
郜国公主平日生活一向放荡惯了,德宗突然将他软禁在公主府内不得外出,这让她一时之间怎么能够忍受这种寂寞。开始那几天一直茶饭不思,终日里无精打采,回想着与那几个美男子之间的旖旎时光。尤其听到府上的仆人说看到李万在公主府外徘徊,这更让郜国公主感到百爪挠心,几乎难以自持。
贴身侍婢趁这个时候突然替郜国公主想到挖地道这个方法,怎能不让她喜出望外呢?于是郜国公主马上让管家带着钱出府去找李万,让李万先找一个可靠的人出面租下公主府隔壁的宅院,然后尽快挖通密道。
当李万得知郜国公主也十分想念自己的时候,让李万感到无比兴奋。他用最快的速度找人联系到房东,花高价租下了院子后,特意从长安城外雇了人手,迅速掘通了通往公主府花园的密道,然后秘密进入公主府,以解郜国公主的相思之苦。
舒王让手下人一直秘密的监视着李万,他不是为了掀出郜国公主的丑闻,他的目标是太子,所以自从他与张延赏达成协定以后,这几天他一直再苦苦等待,就是希望等到一个能牵连上东宫的机会。
……..
自李泌入相以来,世子李淳见到父王和他身边的人都将这件事视为重大的利好,因此有些松懈,王叔文也几次秘密出东宫去与那些志同道合之人见面。为此,李淳向太子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正因为李泌入阁为相,舒王和张延赏肯定会想尽办法突施冷箭,希望父王能提醒身边人要防微杜渐,不给舒王和张延赏可乘之机。
太子将李淳的担心向王叔文讲了,王叔文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东宫本来也没有什么阴谋,自己也已经很久未出宫与大家沟通,必要的联系还是不能断的。同时,他认为世子李淳过于谨慎,大可不必弄得草木皆兵。太子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于是提醒东宫人等如非必要,尽量不要与宫外的人联系。
太子妃萧氏今日主动找到太子说,自己要回郜国公主府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太子知道自从郜国公主被软禁在公主府内,太子妃心中虽然非常挂念自己的母亲,但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基本上都是隔半月左右才回去看看,心中有些不忍,说道:“爱妃是该常回去看看,正好内宫给东宫送来了新进贡的黄梨,爱妃让太子詹事带几个人与你一起去,给公主送两筐过去,让她也尝尝鲜。反正本王没什么事,爱妃今天可以在府上多陪公主聊聊天,夜禁之前回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