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也是一肚子的辛酸,人年纪大了就怕死后一世骂名,所以迫切地想要跟人解释自己的过往,但是偏偏他又是大周国一国君王,这些话解释给下属没有用处,只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软弱,而遇到了程孝廉总算把这心酸吐了出来。
程孝廉也看出了吴三桂的软弱,不过心里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且若是给他机会,吴三桂绝对会宰了程孝廉,灭掉大明,所以还是少谈情怀,多做实事。
“这些选择虽然是吴将军迫不得已做的,但是吴将军也享受到了其中的好处,别的不说,就说这一国之主总不是别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当的。既然走到了这一步,那么谁也不用抱怨什么,吴将军还是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吧。”
吴三桂目光突然飘远:“我听说当初你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藏了不少日子?”
程孝廉呵呵笑了一声:“当初在朱国治府上做过一段时间奴才,倒是学了不少府里的门道。”
“大明一国之君竟然去侍候人,若是传扬出去怕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越王勾践为了复国,曾在吴王宫中帮着养马,拉马车,古人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我并不觉得做这些有什么丢人,此举并不违背道义,也没有丢祖宗的脸,当初太祖皇帝出门乞讨之时,只怕唾面自干的时候也不少,只要能够光复大明,祖宗也不会觉得丢人,吴将军又何必激我。”
吴三桂仔细盯着程孝廉,仿佛想在他的脸上看出一丝言不由衷来,只是看来看去什么也没看出来,不由得叹了口气:“我的儿子当初和你一般出众,只是为了他的父亲,只能在京师为质,因为朱国治那条老狗,最后都没逃出生天,若是我儿在此,大周又何必囿于江南。”
“吴将军,我已经说过了,咱们的时间都不多了,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就是了。”
“咱们两家虽然有世仇,但是古人说过,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咱们总归都是汉人,有什么事情等赶走满清鞑子再说不迟,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程孝廉点点头:“深表赞同。”
吴三桂接着说着:“为了避免两家的和气,还请你收兵回川蜀,我们也好全力对付满清。”
程孝廉仿佛听到了笑话一般:“吴将军莫不是年纪大了脑子有些糊涂了?这鄂中之地,是大明的将士从耿尚联军手里夺回来的,可不是从你吴将军手中夺回来的,这个还字从何谈起?”
吴三桂心里有些惭愧,但面不改色:“这鄂中本就是我大周之地,耿精忠和尚之信这两个混账,竟然占地不走,如今大明帮我收复失地,感激之至,我愿意拿出十万两白银酬谢大明出兵之功。”
“吴将军欺我年少不成?耿精忠昨日才与我说过,这鄂中之地,乃是他和尚之信用了广东和福建两省之地换来的,吴将军现在手握广东和福建两省之地,不会翻脸不认账了吧?”
吴三桂被噎了一下,他总不能说当初说好的是让他们带兵攻打川蜀,留给他们做封地吧?这不是自己把把柄交到人家手上么?到时候程孝廉一定会说,吴将军既然派人来攻打川蜀,便知道行军打仗有得有失,有了贪欲就会有损失,胜败乃兵家常事。
道理讲不通,只能讲感情了,吴三桂清了清嗓子:“这湖广之地乃是我大周军伍的退路,若是交到大明手上,手下人心浮动,这仗可就难打了,我若是死了倒没什么,就是怕殿下年纪尚幼,独木难支,复国就成了南柯一梦。”
程孝廉嘿嘿一笑;“这一点就不劳吴将军费心了,不瞒将军说,我们占据湖广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并进河南,能够减轻你们的一些压力,吴将军心里也清楚,我们对你们绝对没有恶意,如若不然,我也不会站到这里了。”
吴三桂心里嘀咕一句,好一个难缠的小子,叹了口气:“还是那句话,若是咱们易地而处,你肯不肯将后背交给我?这样,我再加二十万石白米,你把湖广还给我!要是这样再不成,那咱们也只能兵戎相见了,我大周不会做这种断绝自己后路的事情。”
程孝廉咳嗽一声:“想必吴将军还没有弄清楚状况,要知道满清的小皇帝现在最恨的可不是我们大明,而是他曾经的平西王,现在的大周皇帝吴三桂,他恨不能把你抓起来碎尸万段,别说我诳你,仗打到现在你也看到了,满清的精锐一直在和你们大周作战,我说过,我现在是来帮你的,若是你执意交战,我大明将士难道就会怕了么?”
他心里清楚,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表现出一丝害怕的神色,虽然一旦双方真的交手,必定两败俱伤,但是若是让吴三桂看到他投鼠忌器的样子,一定会大做文章。
吴三桂听到这里苦笑了一声:“那不如你说说你的条件,我可事先声明,湖广决计不可能给你,我大周也不可能把腹心交给大明。”
程孝廉笑了一声:“早这样坦诚相见不就好了,我早就说过了,大明绝无图谋大周的心思,除却耿尚联军的封地,我们占领的其他地方悉数奉还,并且绝不踏出一步,以鄱阳湖为界,若是我等过界,任凭吴将军处置。”
最后这句话就是一句屁话,吴三桂想要处置大明的将领,只怕只有等到下辈子了。
吴三桂冷哼一声:“你没有这么大的善心吧?”
“当然了,我军出征,士卒疲敝,粮草损伤严重,对于钱粮想必吴将军不会吝啬吧。”
“你要多少?”
“白银十万两,粮草二十万石。”
“你莫要欺人太甚!我开出这些条件是买湖广全境的,可不是那些零零碎碎的地盘。”
“吴将军,你弄错了,这份钱粮不是用来买地盘,而是用来买一个承诺,天下未定之前,我大明绝不先踏过鄱阳湖一步,若是吴将军想要再安心一些,我还可以昭告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