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隋军收拾好行装找到一处比较浅的河段准备渡河。
这次奇袭平壤由于兵贵神速,并没有工部的官员随行,也就没办法搭设浮桥。现在只有找一处比较浅的地方大军泅渡过河。
三十万大军过河也是一件麻烦事,河滩较浅的地方只有那么宽,众军不可能一次性渡过太多人,所以这是一个很浪费时间的过程。
早上辰时开始渡河,一直到午时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大军才过去一半。这让于仲文急得直冒汗,他知道辽东城外的事情不可能瞒乙支文德太久。
但他此刻绝对不会想到的是乙支文德就在他身后不远处的草丛里躲着,隋军所有的动态都被他看的一清二楚。
乙支文德一晚上快马加鞭没有任何停歇的奔出一百多里,中间换乘了两次马,这才在一大早追上了隋军大队。
蹲了大约有小半个时辰以后,乙支文德能看到的已经看了个清楚,但他还是有一些疑虑需要亲自去解开。
当下他从草丛里站了起来,向着隋军大营而去。
负责在岸边巡逻的斥候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一伙人,立刻吹响了示警的号角。周围呼呼啦啦围上来数百人把乙支文德一行人团团围住。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在此偷窥大军行动,莫不是高句丽奸细不成?”带队的斥候首领问道
“你们猜错了,我等并不是奸细。”乙支文德答道
“我就是你们要找的乙支文德!”乙支文德接下来的话让一众隋军差点跌个跟头
“好啊,正愁抓不到你,你自己却寻上门来了!来人啊,给我绑了!”斥候头领大声命令道
“你们这是作甚,你们就是这样对待要投诚的将领吗?”乙支文德不慌不忙的说道,甚至连眼都没眨一下
“投诚?这个把戏你已经玩了很多次了,你以为我还会相信?”斥候头领嗤之以鼻的说道
“我觉得你最好还是去请示一下你们的大将军,要不然只怕后果你承担不起!”乙支文德看着斥候头领笑着说道
“你……”斥候头领最终还是带着乙支文德等人进了军营,见了于仲文。至于捆绑,那是不可能的。乙支文德自身的气场在那里摆着,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斥候头领敢轻易得罪的。
中军大帐,于仲文端坐其中,乙支文德好整以暇的打量着四周。
“乙支文德,你确定要投降?”于仲文怎么也不信这个狡诈的高句丽统帅会真心诚意的投降。
“当然!”
“辽东城破城已是不可挽回之势,即便再顽抗下去也没有第二个结局。”
“再加上大将军带着数十万大军直逼平壤,以大王的性格只怕大军一到城下就要忙不迭的开城投降。”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再行不智之举!早点投降还能有个好出路,等到被逼投降的时候估计什么好处也捞不到了。”
“再说,现在大隋还能用的上我,我此番之所以追上大军就是想投诚。”
“高元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只需我三言两语就能让他乖乖的打开城门迎接天军入城。即便他不肯,那我最起码也能做个内应,到时候偷偷打开城门放众位进城结果还是一样的。”
乙支文德说完,抬起头认真观察着于仲文的反应。
于仲文对他的话还真的有心心动,不过想起他多次诈降的过往,于仲文反复想了许久也没拿定主意到底该不该信他的话。此时他忽然想起了出发前杨广交代的话,遇到乙支文德务必拿下。
当下也不管他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直接喝令左右把他绑了拉出去关进牢笼。
尚书右丞刘士龙本来在河边帮忙,此时听得手下奏报说乙支文德前来投诚,当下立刻返回了军营。刚好看到乙支文德被亲卫拉出去捆缚的一幕。
刘士龙跟随大军出征到现在寸功未力,已经急得上火好久了。此时面对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哪里还肯放过。
“你们做什么,还不赶紧放开乙支大人!”刘士龙星眉倒竖,怒目而视的斥责道
“刘大人,末将等人是奉了我家大帅的军令,请刘大人不要为难卑职!”亲卫首领自然不愿意放过乙支文德因此软绵绵的给了刘士龙一个钉子。
“你们且等着,我自去找于仲文分说!在我回来之前,不许对乙支大人做出无礼之举。”说罢急匆匆的进了大帐
“于大将军,您真是好大的威风啊!”刘士龙刚一见着于仲文就开启了嘲讽模式
于仲文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并未接话,这一举动让刘士龙觉得自己受到了无视,顿时一股无名之火熊熊燃烧起来。
“我且问你,乙支文德前来投诚,你为何不对他以礼相待,反而要把他推出去关进囚笼?”
“这样的做法和蛮夷有个区别,我们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岂能效仿未开化的蛮夷行事?那我大隋的脸面何在?陛下的脸面何在?”
刘士龙一开口就像机关枪开火一样,嘟嘟嘟个没完没了了,把于仲文听得一个头两个大。
有心想怼回去,但是陛下曾说过遇到这种事情要多听听刘士龙的意见,他只能继续听他叨叨个没完。
“……”
“所以,我们不妨一试,如果是真的,我们不费一兵一卒便可拿下平壤。即便是假的,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
“依我看,还是把他放了吧!让他回去试试。”刘士龙终于做了总结发言
于仲文只觉得有一万只苍蝇在他耳朵边嗡嗡嗡的叫个不停,至于刘士龙说了什么他倒是没听怎么清楚。因为他心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这只讨厌的苍蝇一巴掌拍死。
“好,就按你说的办!”于仲文实在受不了他的唠叨,只想赶紧打发他离开,免得自己的耳朵再受折磨。
“这才对嘛,这才是一军之主该有的气度!”刘士龙说完大摇大摆的走出了大帐
他那副模样,像极了打了胜仗的大公鸡,简直要把鼻孔瞅到了天上。套用一句现在最流行的话就是: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