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一大家子都来了
直到顾千兰离开了许久,余建才还呆呆的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的心里因为刚才顾娘子的话,而掀起了惊涛骇浪。
可是要让大家就这么放弃,那唾手可得的一千五百两银子,显然又是不现实的。
更何况他们刚刚才风风火火的挑选好了进山的队伍,眼下突然之间又要劝大家都不去了。
无论是出于怎样的原因,他都有些说不出口啊。
现如今他们几乎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可偏偏又出现了这样的岔子,眼下他只感到有些骑虎难下。
心里不由得将汪府的那位小主子怪了一肚子,要不是那个孩子心眼太多,送给他们村里的孩子们几大筐鞋子。
大家也不至于会当场脑子一热,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他正坐在屋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就听见院子外面突然间闹哄哄的,像是进来了一大群人。
“村长哥,村长哥在家吧!是我们过来了。”
院子外面李氏的声音传了进来,只听得余建才直皱眉头。
坏啦!他之前好像还答应了李氏,只要他们家辞了在顾娘子那儿的活计,就考虑考虑也将他们家,加入进山的名额里。
大家都是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本来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还没等余建才想明白该怎么办,只见李氏笑意盈盈的走进了屋里。
跟在她身后的居然是他们一大家子人,就连他的婆婆田槐花也在其中。
“村长哥,我已经上顾娘子家去把那份活辞掉了。”
“你之前答应的事还做数吧!”李氏就怕余村长为难,不肯将她男人的名字加进入山的队伍里。
一回去便说服了她婆婆,让她也同意了辞掉顾娘子家的活计。
因为还没有分家,不管是他们哪一房赚来的银子,都是要上交到公中的。
只不过现在赚银子的人是从之前的二房,换成了他们三房罢了。
她那婆婆还算是明事理,谁家挣的银子都可以留下一成作为私房钱。
二房家的在顾娘子家累死累活干几十天,顶多能赚回来几百文钱。
可是她家男人要是进山那就不一样了,这一趟至少也是二三十两银子的进账啊,只要一想想她便心头火热。
“她姑妈也来了呀!快快屋里坐,希月给客人倒水。”余建才灰着个脸,略显得有些阴郁。
见余建才这副样子,田槐花顿时气就上来了。
她本来对于老三媳妇的建议,还十分的犹豫。
再加上大贵和二贵,上家里来劝他们,说是东峡山里危险,让他们慎重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她原想着要说服老三媳妇,让她放弃了让老三进山的念头,可无奈老三家的夫妻俩都对这事儿十分上心。
甚至还说服了老二一家也同意了他们的决定,眼下就连老大一家也是支持他们的。
再不同意,倒显得她这个做娘的,不支持几个孩子们了。
她原本不想跟着一起来,毕竟那天为了杏儿的事情,在这个侄女婿面前闹得有些没脸。
可孩子们非要让她跟着一起,说是有个长辈在场,更好说话一些。
现在一看侄女婿是这副脸色,她暗道幸亏自己跟着来了,不然还指不定这小子,要怎么搪塞她这三个儿子呢。
“侄女婿不用这么麻烦,咱们也不是什么外人,要喝水自己会倒。”田槐花淡淡的拒绝道。
“是啊,是啊!村长哥,都是自家亲戚,不兴搞那套虚礼。”
老二媳妇邓氏笑得一脸和善,心里却想着,他们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村长哥的家里有那么多杯子和碗吗?
可别到时候几个人喝着几个人看,那多没意思啊!
李氏乐滋滋的一屁股坐到了凳子上,她现在满脑子里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为了能让二哥一家,心甘情愿的从顾娘子家的活计里退出来,她可是答应了,到时候会补偿他五百文钱呢。
“村长哥,你看我们家人这回可是都来齐了,大哥和二哥他们都没有意见,让我们当家的跟着大家一块儿进山去。”
“是吧,二哥!”李氏笑着看向了老二一家。
“是啊,村长哥。顾娘子今天正好召集咱们二十个在她那干活的人,跟大家伙都谈了谈。”
“现在恐怕已经有十几户,等着回去商量个结果出来。”
“弄不好,还要再加十几个人进到队伍里来呢。”田槐花家的老二余子安说道。
“你说啥?还要再加人?”余建才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拔高了好几度。
他还正想着怎么说服村子里的人,要么干脆放弃进山的事儿。
好歹各家各户的或多或少,白得了好几双鞋子,这么想想倒也不亏。
“是啊,村长哥,总不好队伍里加了我们家老三,却不让其他村民们进来吧!”
“大家可是都打算辞了顾娘子家的活,跟着村子里一起进山的。”余子安看向余村长说道。
听了余子安的话,余建才无奈的闭上了眼睛。
这下算是完犊子了,他该怎么跟大家说呢?就连眼前的田氏姑妈一家,他都恐怕劝不动。
“是这样的,你们听我说啊!”余建才想了想,斟酌着该怎么开口。
“不是我不愿意把你们的名字加进去,实在是这个事儿吧,可能还会有一些变故。”
余建才想着该如何说,才能让姑妈一家都接受。
“变故?能有什么变故呀?”
“难不成是汪府的那位小主子,说的那一千五百两银子的事儿是假的?”李氏一听,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她可是还答应了要给二房五百文钱呢。
要是这事儿泡汤了,她上哪儿去给他们变五百文钱出来。
“那倒不是,人家小主子当着全村人的面说的一千五百两银子的事儿,哪可能有假。”余建才连忙解释道。
李氏一听,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只要这事儿没跑,她的心里就不用慌了。
“那是什么变故?村长哥倒是说呀!可真是急死我了。”
事关几十两银子的大事,李氏不由得急切地说道。
就连不用进山的老大和老二两家,也都投来了探究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