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网站 > 历史军事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539章 ,这件事很大

第539章 ,这件事很大(1 / 1)

第539章,这件事很大

张庸连夜回到了天津卫。

他必须回。

长期在外失去联系,那是绝对不行的。

对于间谍这个行当,张庸也知道一些规矩。就是不能脱离掌控。

你必须时时刻刻都让上级知道你在哪里,在做什么。除非是得到上级批准,是在执行秘密任务。不用报告。

否则,就会惹来大麻烦。

你独自一个人在外面游离,你做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以后对景的时候,有人翻出来,就是灾难。

尤其是戴老板生性多疑,最容易想东想西。

于是,张庸谎称自己还有八十岁的老母,需要连夜将大洋送回去天津卫。

庞钰表示理解。但是让赵广林跟着。叮嘱赵广林,务必将王动带回来。否则,唯他是问。绝对不给张庸落跑的机会。

张庸刚刚进入天津卫,立刻给李伯齐打电话。

“你慢慢说。”

李伯齐其实也很着急。

电话不通。又没有电台。肯定担心啊!

万一出事……

想要派人去找。也没办法找。事发突然,张庸都没有留下有用的信息。

何况,就算是人到了北平,找到张庸,也没有办法将信息传递出来。现在的北平,所有的民用电话线都掐断了。只有官方和洋人的可以使用。

“我好像混到北平警察署里面去了……”

张庸详细报告。

从头到尾。没有任何遗漏。

哦,将赵广林是红党的信息隐藏了。这个肯定不能说。

“宋军长不是儿戏。”李伯齐忽然说道。

“这还不是儿戏吗?”张庸表示很迷惑。

“他是试探。”

“试探?”

“对。他怎么可能儿戏?谁坐到他的位置上,都不可能儿戏。喜欢儿戏的人,能掌控十多万军队,掌控冀察两省?”

“那……”

张庸想想也是。

换了自己,能掌控那么大的地盘吗?

当然不可能啊!

强敌环伺,仿佛是坐在火山口上面。随时都会爆发。

换了一般人来,谁能坐得住?

草率了……

都是老狐狸啊!

“你回来的正好。有要紧事找你。”

“什么事?”

“委座已经决定成立联合调查组,调查火车被劫一案。并且答应了各国大使,一定安全的,完好的将所有外国人都解救出来。”

“那……”

“处座也得到了命令,务必全力以赴处理此事。不能让外国人有所损伤。”

“我……”

“明天早上,我就会带队前往北平。以复兴社特务处的身份,正式接管此事。”

“啊?”

张庸深感意外。

怎么局势发展的这么快?李伯齐去打头阵?

忽然有些明白了……

难怪北平那边会安排庞钰接手。敢情是和这边说好了。

压力现在是转移到了复兴社特务处的身上。庞钰那边,其实具体的事务,也就是敲敲边鼓,打打下手什么的。不用做正事。

也不知道上层是如何沟通的。最后居然是这样的结果。幸好自己连夜回来了,否则,可能还蒙在鼓里。

“那我去吗?”

“当然要去。”

“可是……”

“本来,我是准备带着你去的。但是你现在的身份更好。你就继续用王动的身份进行调查吧。”

“是……”

“二十九军对委座的戒备之心非常强烈。我到了北平以后,肯定会被很多人盯着。很多事情都没法做。我身边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日本人也会死死的盯着我们。正好,你利用王动的身份,可以做很多事。”

“明白了。”

“你是奇兵。就要起到奇效。”

“是。”

“我会跟进王动这个身份的细节。外人肯定查不出来。同时,会撒布你已经秘密离开天津卫的消息。”

“日本人会相信吗?”

“只要二十九军相信就行。日本人相不相信,无所谓。”

“知道了。”

张庸答应着。

果然,有人帮忙处理手尾就是好。

这样一来,自己就不需要担心身份暴露了。就算日本人认出也无所谓。

他们又不敢公开的宣称。

想了想,张庸又悄悄问道:“处座到了没有?”

“没有。被韩复榘留在泉城了。”

“韩复榘?”

“对。也不知道日寇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韩复榘会派遣一个军北上,入驻天津卫。还说会携带榴弹炮什么的。消息传到了韩复榘那里。他信以为真,扣住了处座,要处座和委座核实此事。”

“啊……”

张庸悄悄闭嘴。

不是我。我没有。我什么都没说。

日寇肯定是听错了。什么一个军,什么榴弹炮。哪里有这样的事?

什么?我说的?

嘿嘿,东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你有证据吗?

你哪只眼睛看到我说了?你录音了吗?有白纸黑字的整局吗?我签名了吗?我按手印了吗?没证据,我告你毁谤,毁谤……

“现在泉城那边,也是群魔乱舞。”

“呃……”

“处座刚刚下火车,就抓住了几个鬼鬼祟祟的家伙。一审,居然都是日谍。处座十分恼火。又抓了一些人。”

“那……”

“估计处座还要在泉城滞留好多天。暂时无法北上。”

“韩复榘是什么态度啊?”

“他说可以派军队北上。但是要委座调拨给他一个榴弹炮团。”

“呃……”

张庸暗暗咂舌。

晕死了。我真的什么都没有说啊。

真的。我发誓……

没想到各位大佬居然信以为真。

韩复榘还以此作为条件,问委座要一个榴弹炮团!真是开玩笑!

现在委座的手里,才几个榴弹炮团?

从德国人那里进口的两百门105毫米榴弹炮,还没完全到货。最多组建五个炮兵团。

还有几十门150毫米榴弹炮,那是宝贝中的宝贝。

不要说是一个榴弹炮团,就是一发炮弹,都不可能调拨给你韩复榘啊!

他真是想多了……

委座是什么人,韩复榘还不知道吗?

高层大佬的斗法,看不见摸不着。可是,眼下张庸遇到的具体问题就是:

处座还没来。

阎广坤还不能出来。

但是日谍又以为他张庸已经走了。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事情似乎变得很复杂,很复杂……

结束通话。

忽然看着赵广林。

赵广林皱眉,“你要说什么?”

“李伯齐是不是你们的人?”张庸低声问道。

“他?怎么可能?”赵广林条件反射的回答。

“谢广坤都有可能。李伯齐为什么不可能?”

“这……”

赵广林保持沉默。

这个问题,他无法回答。也没有权限回答。

张庸于是不再言语。

其实也就是问问。他判断李伯齐肯定不是。

真正的红党,都是非常低调的。你看阎广坤就是。还有马屿。全部都是风际中那样的人物。

你平时根本不会特别注意到他们。

他们和红党,也不会有丝毫联系。

但是李伯齐,似乎有点半公开的赤化,也不知道咋回事。难道处座真的是视若无睹?

不理解……

不明白……

忽然,系统地图边缘有两个红点出现。还有一个小白点。标注4号。

四号是谁?哦,是甘小宁。那个锦帆贼。身边跟着两个日谍卧底那个。显然,他是带着两个日谍出现了。

看看时间,凌晨三点多。

这么特殊的时间,甘小宁出现在自己附近,是要做什么?

“老赵,想看热闹吗?”

“什么?”

“我要去处理两个日谍,你来吗?”

“你一个人?”

“对。我现在是一个人。”

“那不行。我必须跟着去。我要对你的安全负责。”

“好。咱们走。”

张庸点点头。静悄悄的向目标靠近。

仗着有地图帮助,张庸倒也没过分担心自身的安全。有危险躲开就是了。

在北平的时候,他就发现,其实自己还是可以单独行动的。前提是避开附近的人。只要没有被有心人发现,安全就没问题。

深夜的天津卫。寒风呼啸。街道上几乎都是空无一人。

不久以后,接近目标。

发现甘小宁带着两个日谍,居然是进入了一家青楼。

看看外面的招牌,叫做满堂春。

做什么?

难道是要过夜?

难道自己想多了,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事?

继续蹲守。

半小时以后,一辆小汽车到来,在满堂春外面停下来。跟着下来一个人。

穿着绸布长衫。戴着黑眼镜。进入青楼。

张庸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开车的司机,居然是熟人。

郑松。

就是那个曾经和他闹矛盾,被他毒打的家伙。好像是曹建章的便宜小舅子。

心头微微一动。

郑松为什么在这里?他是带什么人过来?

进入青楼的那个人,和甘小宁有关系吗?

不假思索的,立刻在进入青楼的那个人身上做了标记。这样,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能辨认出来。

发现目标进入青楼以后,一直奔着甘小宁过去。

赵广林忽然说道:“进入青楼的那个人,叫做韩陌,是曹建章的幕僚。”

“你确定?”

“确定。我认识他。他曾经多次到北平办事。我们盯他很久了。”

“他……”

张庸暗暗皱眉。

地图显示,目标最终来到了甘小宁的身边。

果然……

甘小宁和韩陌秘密联系。

或者说,是在和韩陌背后的曹建章联系。鬼鬼祟祟。非奸即盗。

“你想到了什么?”

“不知道。”

张庸摇摇头。

他也不知道自己想到了什么。只是感觉不正常。

甘小宁是海盗。是通缉犯的。曹建章是天津警察署的署长。这两人,一个是官,一个是贼,正常情况下,怎么可能混到一起?

除非是情况不正常。

或者是有什么阴谋。

这个阴谋可能是针对其他人。也有可能是针对甘小宁。

毕竟,甘小宁身边的哼哈二将,都是日谍。他们如果想要弄死甘小宁,很容易就给甘小宁上套的。

曹建章的身边,也非常适合处置甘小宁。

“等他出来。”

“你要动手?”

“对。”

“不行。我们不能动手。”

“为什么?”

“你现在孤身一人,动手有危险。万一发生什么意外……”

“行。我去借点人。”

“你!”

赵广林无语。

张庸一个电话,又打给李伯齐。

李伯齐似乎没有睡觉。一晚上都在忙碌。很快就接电话了。

“组长,是我……“

“我在法电二路,看到一些奇怪的情况……”

张庸简单描述。

李伯齐沉吟着。良久无语。

话筒没有被捂住。显然是没有其他的事情处理。

张庸也不敢出声。静静的听着。

良久,李伯齐才缓缓的说道:“这件事很大,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处理……”

“什么大事?这么可怕?”张庸惊讶。

“火车劫案的主谋,可能就是曹建章。”

“什么?”

张庸顿时愣住。

火车劫案的主谋,居然是曹建章?

靠!

这是从何说起?

最新小说: 星际童话 我在大唐有块田 三国:猛将横行 疼你入骨 柯南之我懂兽语 断袖相公,乖乖... 漫天风飘絮 [综英美]小丑竟是我自己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 流放宁古塔后,我靠科举改换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