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周三,大盘没出乎杨帆预计,开盘微微上冲其后便便一路下跌,伴随着指数的下跌顺发也最低跌到跌停位置,但却瞬间被拉起,随后于8元一带震荡。一直到上午11点,顺发突然直线拉升,直接突破分时均线,随即回调到这条线时,稳稳站住并再次拉升了一波。
指数下跌,顺发却逆势而行,这种异常让杨帆心中有了底气,更肯定的认为该股还会继续上涨。
果然,在这年头刚完的时候,顺发便直接从8.4左右一鼓作气增量拉升到9.1一带,幅度差达到9个百分点。
这一过程看得人热血激动,但杨帆却没有去追涨,而是冷静地看着顺发以9.1的高点价位收盘,拉升过快必有回调,杨帆知道这个规律的同时还在进一步确认顺发在回调的时候是否能够有效站稳30日均线,若出现此情况,这里才是杨帆觉得最合适的买点。
午后,大盘再度急速跳水,顺发却没有跟着大幅度调整,而是以较为强势的调整特征“锯齿波收窄”的方式进行楔形整理。待整理末端该股开始放量突破重要压力位置时,杨帆闪电下单出手了,成交价格恰好就是30日均线9.92的价格。
狙击成功,买进后顺发就大幅飙升到7%一带,随后约作调整,尾盘最终封死涨停。
大阳穿三线,且阳线实体吞没掉昨日的上影线,可以继续看涨,看着这种形态,杨帆对明日的甚至后期的目标有了一个大致的目标--持续跟随不乱动,直到5日均线破。
-------------------------------------------
晚上,图书室,杨帆意外发现魏大叔没翘班了。代替的登记人员是一个中年妇女。
大叔变阿姨?杨帆有些恶趣味地想到,不过随即心里却浮起了一丝失落,大叔走之前竟然都没跟自己透个底,就这样离开了。可自己又是什么人呢,凭什么别人离开就需要给自己打招呼?
带着些许失落,杨帆开始递卡登记,却没想到这妇女递给自己一封信,说是魏大成留下的。这让杨凡心中瞬间升起了一丝温暖,原来大叔还记得自己。
连图书都没去找,杨帆便寻了一处靠窗的位置打开了信封。
信很长,并且十分特别,前面一页纸上几句话潦草几笔很明显就是手写,但其后的几页纸却明显是打印出来的文章。
“杨帆小子,我有点事情先离开一段时间,找了一点东西让你看看,看完你就好好揣度一下看你自己能符合几条,就这样。”
这是手写留言,其后便是一篇很长的东西-《优秀交易者的七大特征》:
“至少有7个特质是优秀交易投资者的共同特征,是真正的优势资源,而且是你一旦成年就再无法获得的。事实上,其中几个特质甚至丝毫没有学习的可能,你必须天生具备,若无就此生难寻。
第一个特质是,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能力。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当1987年10月19日这天到来的时候(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市场彻底崩溃,几乎没人有胆量再买入股票。而在1999年(次年即是纳斯达克大崩盘),市场几乎每天都在上扬,你不会允许自己卖掉股票,因为你担心会落后于他人。绝大多数管理财富的人都有mba学位和高智商,读过很多书。到1999年底,这些人虽然都确信股票被估值过高,但他们不能允许自己把钱撤离赌台,其原因正是巴菲特所说的“制度性强制力”。
第二个特质是,优秀交易投资者是那种极度着迷于此游戏,并有极强获胜欲的人。他们不只是享受投资的乐趣——投资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清晨醒来时,即使还在半梦半醒之间,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们研究过的股票,或者是他们考虑要卖掉的股票,又或者是他们的投资组合将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以及如何规避它。他们通常在个人生活上会陷入困境,尽管他们也许真的喜欢其他人,也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对方交流。他们的头脑始终处在云端,梦想着股票。不幸的是,你们无法学习这种对于某种东西的执迷,这是天生的。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强迫症,你就不可能成为下一个布鲁斯·博克维茨。
第三个特质是,从过去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强烈意愿。这点对于人们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优秀交易投资者脱颖而出的正是这种从自己过去错误中学习以避免重犯的强烈渴望。大多数人都会忽略他们曾做过的愚蠢决定,继续向前冲。我想用来形容他们的词就是“压抑”(repression)。但是如果你忽略往日的错误而不是全面分析它,毫无疑问你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还会犯相似的错。事实上,即便你确实去分析了,重复犯错也是很难避免的。
第四个特质是,基于常识的与生俱来的风险嗅觉。大部分人都知道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1990年代中期的国际四大对冲基金之一,1998年因为俄罗斯金融风暴而濒临破产)的故事,一个由六七十位博士组成的团队,拥有最精妙的风险分析模型,却没能发现事后看来显见的问题:他们承担了过高的风险。他们从不停下来问自己一句:“嗨,虽然电脑认为这样可行,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行得通呢?”这种能力在人类中的常见度也许并不像你认为的那样高。我相信最优秀的风险控制系统就是常识,但是人们却仍会习惯听从电脑的意见,让自己安然睡去。他们忽视了常识,我看到这个错误在投资界一再上演。
第五个特质是,优秀交易投资者对他们的信念确信不疑。巴菲特坚持不投身疯狂的网络热潮,尽管人们公开批评他忽略科技股。当其他人都放弃了价值投资的时候,巴菲特依然岿然不动。《巴伦周刊》为此把他做成了封面人物,标题是“沃伦,你哪儿出错了?”当然,事后这进一步证明了巴菲特的智慧,《巴伦周刊》则变成了完美的反面教材。就个人而言,我很惊讶于大多数投资者对他们所买股票的信心之微弱。。
第六个特质是,左右脑都很好用,而不仅仅是开动左脑(左脑擅长数学和组织)。在商学院,我曾经遇到过很多天资聪颖的人,但这些主修金融学的人却不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他们也无法创造性地看待问题,对此我颇感震惊。后来我明白了,一些非常聪明的人只用一半大脑思考,这样足以让你在世上立足,可是如果要成为一个和主流人群思考方式不同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投资家,这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如果你是右脑占主导的人,你很可能讨厌数学,然后通常就无法进入金融界了。所以金融人士很可能左脑极其发达,我认为这是个问题。我相信一个优秀交易投资者的两边大脑都发挥作用。作为一个投资者,你需要进行计算,要有逻辑合理的投资理论,这都是你的左脑做的事情。但是你也需要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根据微妙线索来判断该公司的管理团队。你需要静下心来,在脑中勾画出当前情势的大图景,而不是往死里去分析。你要具备幽默感、谦卑的心态和基本常识。还有最重要的,我认为你也得是一个好的写作者。看看巴菲特,他是商业世界里最杰出的写作者之一,他同时也是古往今来最好的投资家之一绝非偶然。如果你无法清晰地写作,我认为你也不能清楚地思考。如果不能清楚地思考,你就会陷入麻烦。很多人拥有天才般的智商,却不能清楚地思考问题,尽管他们心算就能得出债券或者期权的价格。
最后、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少见的一项特质:在投资过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却丝毫不改投资思路的能力。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当股票开始下跌,人们很难坚持承受损失而不抛出股票。市场整体下降时,人们很难决定买进更多股票以使成本摊薄,甚至很难决定将钱再投入股票中。人们不喜欢承受暂时性的痛苦,即便从长远来看会有更好的收益。很少有人能应对高回报率所必须经历的短期波动。他们将短期波动等同于风险。这是极不理性的。风险意味着你若押错了宝,就得赔钱。而相对短时期内的上下波动并不等于损失,因此也不是风险,除非你在市场跌到谷底时陷入恐慌,被损失吓得大乱阵脚。但是多数人不会以这种方式看问题,他们的大脑不容许他们这么想。恐慌本能会入侵,然后切断正常思考的能力。
必须申明,人们一旦步入成年期就无法再学到上述特质。这个时候,你在日后成为卓越投资者的潜力已经被决定了。这种潜力经过锻炼可以获得,但是无法从头建立,因为这与你脑组织的结构以及孩童时期的经历密切相关。这不是说金融教育、阅读以及投资经验都不重要。这些很重要,但只能让你够资格进入这个游戏并玩下去。那些都是可以被任何人复制的东西,而上述7个特质却不可能。”
杨帆看得很慢很慢,且一遍又一遍地连续看了三次,最后望着夜空不断想着大叔交给自己学习这篇文章有什么目的?希望自己变成这种人吗?
“七大特征,我占拥几种?”
夜空,一道星光闪耀。
窗边,一张青涩脸庞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