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几乎是第一个到达后宫灵堂之人,既然决定过来会一会宜太妃,总是要亲眼见识一下她的阵势与排场,否则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万不可出现半丁点纰漏,闹成一桩乌龙冤案,那他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远远地,皇上选择了一个离灵堂几丈远的一个僻静角落,不动声色地望着陆陆续续前来守灵的宫内宫外的女眷们。当人潮渐渐地多起来之后,果不其然,夜幕还没有完全退下,薄薄晨雾之间大摇大摆地走来一列队伍,不但有四抬软轿,轿子的前后还各有两名共计四名宫人前呼后拥。先皇的灵堂之前竟然成了宜太妃大摆排场的地方,皇上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这若是换作他,怎么可能心安理得地坐在那软轿之中?
眼见一行人进了灵堂前的院子,皇上也抬脚从角落之中走了出来,因此当轿子停下之时,正正合好,皇上也走到了轿子面前,按照事先早就计划好的,面对掀帘下轿的宜太妃,皇上迎上前去,毕恭毕敬又不卑不亢地开口说道:“宜母妃身体欠安,儿子未能及时探望,还请母妃……”
“本宫自己又不是没有儿子,那五阿哥、九阿哥整日里鞍前马后、嘘寒问暖,极尽关心,就是媳妇们也全都是日日请安、天天在眼跟前伺候,打不还嘴,骂不还口,左一声额娘右一声娘亲,可是体贴入微。有这些阿哥、媳妇们惦记着本宫这把老骨头实在是舒心得很,哪里还用得着劳烦四阿哥大驾?”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说话不揭短。宜太妃不是不懂这些道理,她是存心说给皇上听,说给众人听。昨天早上德太妃当众斥责教训儿媳妇,一个是皇上最宠爱的女人,溜溜跪了整整一个时辰,一个是未来的皇后娘娘,诚慌诚恐小心伺候。于是宜太妃特意将自己的儿媳妇们夸到了天上去,这不是在打皇上的脸吗?
宜太妃不但哪壶不开提哪壶,而且还故意用“四阿哥”这个称谓,再一次狠狠地将巴掌落在皇上的脸上。由于从心底里压根儿就没有认可新皇,又由于此刻正是皇上尚未举行登基大典,有机可乘,宜太妃才敢如此明目张胆地用“四阿哥”当众给了皇上一个极大的难堪。虽然他有先皇的遗诏,然而没有登基大典他就还不是大清帝国的君主,充其量不过就是储君身份罢了。况且将来是谁登基还一切都是未知数呢,钻了这个空子的宜太妃于是理直气壮地拒绝认可皇上的地位!如此情景哪里是皇考太妃参见儿皇帝,遵礼守节,完全是老娘教训儿子,理得当然!
皇上万万没有料到,贵为一国之君的他已经率先放低了姿态,却得到宜妃如此傲慢的对待,甚至根本不承认他这个新君!宜妃在众人面前给了他极大的难堪,可是,他却奈何不了她!她是他的母妃,他不能授人以口实,他不能让众人看笑话!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启蒙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