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网站 > 历史军事 > 大宋燕王 > 第527章 总管府

第527章 总管府(1 / 1)

远离大宋,孤军驻守此地八年,人口增加,队伍壮大,张彪及一众将士功勋卓著。

占城对回易船队来说十分重要,若以后回易成为常态,占城据点就尤为重要,此地完全可以成为大宋船队西下的中转站,由此地中转,回易便可常年进行,而不用每隔三年、甚至是四年才能西下一次。

经一番思虑,与张彪商议之后,杨丛义作为回易正使,代表大宋朝廷为张彪等三名将校授予官职,其中张彪被授予南海总管,总领琼州以南、三佛齐国以北广大区域内的大宋军民,护卫他们的安危,维护大宋的至高尊严。

两天后,宣威军营地一栋宅院门前挂起了“大宋南海总管府”的匾额,预示着宣威军在占城的据点在大宋朝廷的支持下,影响范围辐射到包括李越、占城、真腊等国在内的整个南海沿岸。

在“南海总管府”成立的当天,杨丛义、汤鷽、沈缙、陆游、苏仲、姚昶等人分别代表大宋朝廷、回易处、护卫军、大宋禁军参加当天的庆典,而占城方面,则是章先生作为占城国师代表国王出席“南海总官府”成立仪式。

在“南海总官府”成立仪式上,章先生代表占城国王再划土地五十里给总官府使用,并希望与总官府结盟,共抗真腊、李越。

对占城国王这份厚礼,杨丛义代表大宋朝廷表示感谢,当即承诺,只要南海总官府存在一天,大宋与占城的关系便牢不可破,不管是谁,侵犯占城便是与大宋为敌,大宋一定会与占城共进退。

在“南海总管府”成立的第三天,张彪陪同杨丛义面见占城国王,杨丛义告诉国王,南海总官府在南洋一带代表大宋朝廷和生活在此地的百姓利益,从此以后,大宋在南海诸事都有总官府负责,如有要事需大宋协助,可直接与张总管商议,还由等时机成熟,总官府会从占城搬出去,不会永久设立在占城。

国王首先感谢大宋朝廷设立总官府,对南洋诸国的重视,其次希望总官府一直留在占城,不要搬往他处,为此占城可以为总官府提供所需的便利。

一场宴会之后,“南海总官府”在占城的地位,得到占城国认可,总管代表大宋,身份几乎与占城国王齐平。

张彪对“南海总官府”有所顾虑,杨丛义告诉他,南洋天高地远,在大宋朝廷看来是蛮荒之地,然而此地大有可为,现在朝廷设置了总官府,给了官职,授予了权力,正是他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时候。

杨丛义还告诉他,总官府的兵力编制没有限制,但大宋朝廷不会出钱,当然必要的时候,回易处会出一部分钱,供总官府日常开支或是支付粮饷,一切钱粮需要他们自己筹集,只要总官府在南洋站稳,南下回易的商队必然增加,到时候租税,会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其他部分他们还可以通过回易补足,积蓄钱粮,壮大实力,将南洋沿海一带控制在总官府手里,为大宋回易提供便利。

张彪在占城好多年了,跟不少人打过交道,见的人多了,脑子也越来越好用,大宋在南洋设立总官府多半是杨丛义自己的意思,至于为要设立,还要让他在南洋执掌大权,他多少有些猜测和预感,但没有直接问出来,给他权力是对他的信任和勉励,全力以赴,做好就够了,至于其他的,暂时可以不必考虑。

临离开前,船队在占城找了几个通晓汉语的天竺人、塞尔柱人作为向导,让他们上了神舟和引航战船。

正月十五,船队从占城起航,经万里石塘,南下三佛齐国,偶遇几场小风浪,船队无损,一路通畅。

二月初,船队顺利抵达三佛齐国沿岸,登岸拜访国王之后,船队全部靠岸,全体船员登岸扎营休整,等待季风到来。

三佛齐国也有旧人,当年宣威军协助夺回权力的国王如今依然在位,在那之后几年,三大家族与王室虽然还有利益纠葛,但在大宋留守在此地的宣威军居中调停,倒也平安无事,始终没有大动干戈,但关系也没有多少缓和。

随着大宋船队再次到来,杨丛义代表大宋朝廷宴请国王和三大家族的主事人,一番畅谈后,直接向他们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大宋打算在南洋设置一个外事机构,南洋总官府。

看着他们一脸疑惑,杨丛义告诉他们,前一次回易船队经南洋到天竺,在海上遭遇风暴,损失极为惨重,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船队对南洋以及海峡西面的海洋缺乏了解,没有掌握周边海况。大宋朝廷对回易很重视,遇难的不论是朝廷船队,还是大宋百姓的商船,都对大宋朝廷产生不利影响,为避免此类灾难发生,朝廷必须在南洋设立一个熟悉周边海况的机构,对大宋过往商船加以管理,还希望他们加以协助,大宋朝廷也不会忘了对他们的恩裳。

杨丛义还告诉他们,如果介意,大宋的外事机构就不会设置在他们的国土上,他们会在北边寻找一处海岸。

一听此言,国王和三大家族主事人这才心下一轻,随即假惺惺表示他们不介意,如果需要,他们愿意给几个海岛,作为大宋外事机构驻地。

驻地设在何处,杨丛义早有构想,当场委婉谢绝了他们的好意,直言驻地已经选好,若有需要,他们只需提供一些支持即可。

一场欢聚,趁兴而散。

然而三大家族和国王都感受到了远在万里之外强大的大宋国的强大压力,不说别的,就船队这一艘二十几丈长,四五丈宽,两三丈高的神舟,就不是他们可以比拟的,更别说还有数百艘坚固的大船,满载的衣甲鲜明、着装统一的近万强军,而所有这些都只是一支回易船队,真正的大宋军队到底有多么强大,他们想象不出来,一想就莫名的心悸。

薛望再次见到了宣威军一众熟人,顿时热泪盈眶,多年来在南洋的苦,一并诉与众人听。

一番叙旧之后,杨丛义当众宣布代表大宋朝廷在南洋设立一个外事机构,管理大宋过往船只,维护大宋朝廷和百姓在南洋的利益,并建立大宋自己的港口,未过往船只提供便利,机构名称为“南洋总官府”,薛望任职第一任南洋总管,不足的兵力可以自己招募,回易船队也会给他留下一指挥护卫军,供他调遣使用。

接到杨丛义亲自递来的任命官凭,薛望一个粗狂的汉子,感激涕零,他这么些年的付出,朝廷没有忘记,杨丛义没有忘记,于是当即表示,一定继续努力,带领兄弟们扎根南洋,不让朝廷失望,不让杨大人失望。

除薛望外,留守的宣威军中另一名将校同样被赐予官职,作为他的副手,共同镇守南洋。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南洋总官府”在回易船队三千护卫军鼎力协助下,在海峡和南海交接处的北部海岸修建港口和驻地。

三月中旬,总官府驻地和港口初具规模,停泊几十艘海船不成问题,剩下就需要他们自己去慢慢经营。

几天后,回易船队从三佛齐国离开,慢慢进入海峡,朝西北方向飘去。

四月初,整个船队越过海峡,进入孟加拉湾海域。

这个季节,季风刚起,而台风尚未形成,正是迅速渡海的时机。

船队按既定计划,风帆全张,一路朝西北方向急速飘去,昼夜不息。

数十天后,引航战船顺利抵达海岸,登陆察看之后,确认登陆地正是天竺,只是距离第一次回易登陆的地方有上百里之遥,于是风帆一转,带领船队疾驰百里,登陆往日旧地。

此地大宋回易船队已经先后登陆三次,当地人见到之后并不感觉陌生,然而此地并不是杨丛义和汤鷽熟悉的地方,当年他们两人因为海上遇险,耽搁了几个月时间,等他们赶到天竺,船队在此地就已经接近尾声,他们与天竺人并无多少接触。

好在当年因为一场不光彩的骚乱,留下数百名宣威军兵将娶了当地女子,生活在本地,八年过去了,数百个家庭从当初的两百多人,如今增长到如今的六七百人,当初给他们修建的营地,隐隐变成了一个较为繁华的海边小镇。

有他们作为向导,杨丛义很快进了城,见到了城主,向他说明来意,随后在城主亲自陪同下,大宋回易团队跋涉六天进了东亘伽国王都,递上了国书。

当天杨丛义就见到了孟加拉湾沿岸、天竺地区东北部的东亘伽国王,那国王是个财迷,对大宋船队三次到来,深表荣幸,愿意对船队提供一切便利,但同时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大宋船队的货物可以通过他来销往天竺其他各邦各国。

杨丛义没有拒绝,但也没有完全同意,而是对他的提法略作修改,将他拉入回易团队。

最新小说: 穿越到明朝朱由检 大秦铁骑 穿越火线之最强佣兵 穿越之明正德皇帝 抗日之超级壮丁 抗战之最强特种兵 抗日之不世军神 第一章穿越背锅的 大唐太子要辞职 刚刚穿越,人在唐朝,准备去继承大唐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