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由自己,大哥丢了徐州,然后吃了败仗退到小沛来。
小沛哪里能够与徐州相比?
居住了一段日子,张飞日日生闷气,想要喝酒却怕被大哥撞见,又要被数落,因此带上几个随从纵马出城打算散散心。
张飞天性直憨,性子快存不住话,这样悠闲的逛荡几日后,倒也是将心底的一股闷气给散发了出去。
时至袁术、吕布联军征讨中原,原本在徐州的孙策带兵去了青州,张飞便觉得机会来了,或许可以趁机将下邳夺回来。
恰在此时,从武平过来的客商来见糜竺,大哥一并陪同,张飞便寻着二哥,私下道:“袁术那人也不是好人,虽然让我们在这里暂歇,但终究不是自己的地方,不如徐州好,二哥,那袁…敏来了走,走了又来,每一次过来都惹得大哥不痛快。”
“我也知道那人就是挟恩图报,打不得,但这样的日子如何是个尽头?”
关羽沉吟未定,嗯了一声没搭话。
瞧着二哥这幅模样,张飞急了,忙忙的将心底话都讲了出来。
“孙策那小儿带大军去了青州,留在徐州的兵马又有多少,我合计着,假如我们偷偷带兵过去,不是没可能将城池夺回来。”
关羽道:“不可!三弟。”
关羽正待说上一番正理,以打消张飞此种念头,不想这个时候,忽有人进室来报道:“主公请两位过去,有事相商。”
不知道是何事,但既然是大哥要自己哥俩过去,关羽、张飞两人哪有二话,当即就点头跟了过来。
所谓的客商就是细作,前方的战事进展如何了,武平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是这些人在注意着,得了消息之后便回来报给糜竺知晓。
袁术死在了陈留,这样的事情虽然被陈宫给压了下来,但这种大事怎么隐瞒得了?
加上最近数日,武平调拨粮草无数,好像有大军出动迹象,再加上隐隐传过来的消息,让人看到了机会。
手头拿着两封密信,刘备召集众人商议。
简雍、孙乾、糜竺等人皆在侧,望着刘备手中的这两封书信,就是不知道里面写了些什么,透露了何种大事,以致主公现在脸上阴晴不定。
等关羽、张飞进内,刘备将书信交给云长观看,沉思未决之时,关羽已将密信看完。
眉头一皱,捋着美髯,关羽竟也陷入意有难决的沉默中。
张飞看完,喜形于色,正待要大声叫话,便瞧见大哥、二哥都慢慢摇头,这才按捺住性子,侍立在大哥身后紧紧握拳等待着。
密信从一人的手中传到另外一人的手中,直到这里所有的人都将书信看完,刘备方才问道:“这并非是我一人之事,今日将大家召集过来,为的就是此事。”
密信一是来自河北的袁绍,似是代笔,用语非常客气,完全没有狂霸气,只是说了一件事,就是让刘备出兵攻徐州,截断孙策的后路。
许诺了很多好处,孙乾等人看到这里,都知道是一句空话而已,不过其中有一项确非常诱人,说的是,事成之日,必将州郡事托付之。
这意思就是说他袁绍承认刘备对徐州的拥有权,他不会插手不会干涉。
夺回徐州,确实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袁绍如此说,算是给了一个承诺,在出现危机的时候,可以向他求助。
一封密信看到这里,基本就了解到袁绍在前方战场应该很吃紧,不然也不会客气,虽然不是他亲手所书写,但这等大事,下面办事的人怎么可能在他没有过目之前,就将此信给发过来?
第二封密信来自陈登,陈登陈元龙被留在了徐州,这一封书信基本没有什么明确的意思,就说了一些有关下邳的事情。
事无巨细,从大到守城将领,兵力多少,到他自己一天的三餐全部被写在了上面。
其中有多少是真实的,多少是虚假的,就看刘备自己怎么想。
默默看完这两封书信,糜竺默默的收了起来,然后交还给了刘备,接着说起另外一桩事来。
“扬州将乱,袁术的死讯虽然一时还不知道真假,但武平大军即将出征是事实,假如在往日,拥有徐州之地时,这时机却是最好机会。”
不过现在么,糜竺暗暗想着,玄德不可能是这样的人,两厢选择,就算徐州是那龙潭虎穴,他亦只会朝那里进兵,而不会转头过来打向寿春。
“我信元龙!”
在沉默了良久之后,刘备终于发话了,他双目之中带着一丝回忆说道:“恭祖公信我,这才将徐州交到我手上,而我却辜负了他…”
“大哥!”
关羽、张飞两人上前过来,刘备罢手笑道:“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徐州…势在必行。”
“准备吧,云长、翼德,尽起小沛兵马,这一次再战孙策,若不能成功,我、我也不打算回这里来了!”
“是!”关羽、张飞两人深受鼓舞大喝一声接令道。
看着两位兄弟龙骧虎步而出,在他俩人的脸上充满了笑容,刘备回首过来对着简雍问道:“宪和,你说我做的对吗?”
“这算是卑鄙吗?”
简雍笑着摇头,正色讲道:“孙策虽然死了父亲,但他决意要占据徐州的心思,在与玄德相斗的时候就显露无疑,已经到了这个时候,玄德,你怎么还看不透?”
“为父报仇雪恨是一事,趁机图谋徐州同样是这件事。”
“子仲,你以为呢?”
听了简雍的话,刘备稍感安慰,但还是想要听听糜竺的想法。
糜竺叹息道:“想要伸张你的大义,也必须拥有力量,看看现在当世的诸侯,只要有兵就能攻伐别人,玄德不要坠入迷障,他们的道与你的不一样。只要认准了,不要有什么顾虑,我等只会誓死相随!”
糜竺虽然这般说了,但刘备心中却总有那么一丝若有若无的感触,说不明道不白。
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当。
蓦地惊醒过来,刘备忽想到,原来如此!
是袁绍!
是袁绍的来信,这才让自己有了这种想法。
公孙伯圭是自己的兄长,而他死在了袁绍手中,自己岂能与杀死兄长的人同流合污?!